围攻半场却未能扳平比分,中国U20憾负澳大利亚U20,以小组第二名的成绩跻身U20亚洲杯淘汰赛。一方面利用轮换为主力球员提供了休息机会,一方面通过与高水平对手的交锋提前感受了淘汰赛的氛围,国青队此役达成了战略目标,蒯纪闻和王钰栋等人用出色的表现向世人证明,这支球队具备了同年龄段亚洲一流水平,拿下世青赛资格并非痴人说梦。
【主力班底通过考验,有限轮换彰显智慧】
为了保证战术的执行,久尔杰维奇在锁定小组出线权的两场比赛中,使用了一模一样的首发阵容。在这套富有弹性的3421架构中,5名来自山东泰山的球员合力构筑防线,依木兰领衔“箱型”中场,刘诚宇作为前场支点,杨希被用作推动阵型切换的关键棋子——进攻时扮演右边锋为中路队友拉开空间,防守时作为右闸撑起四后卫防线,从而解放另一侧的王钰栋,浙江飞翼用出色的表现回馈了主帅的信任。
依木兰和王钰栋轮休,蒯纪闻可以通过盘带缓解队友的压力,后防线上的刘骐玮、史松宸和史一然继续首发,杜绝了惨案的可能……久尔杰维奇对麾下球员的特点非常了解,轮换很有讲究。
本次U20亚洲杯的赛程安排比较密集,中国U20需要在六天之内要踢3场比赛,这对年轻球员的体能和执行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接下来的8强战又事关世青赛门票,久尔杰维奇在本场比赛中进行了针对性轮换,中前场多名主将坐在替补席上,此前饱受诟病的防线继续接受比赛的打磨。
【年轻人敢于秀技术,我们跟上世界潮流了!】
从一月份对阵全北现代、泰国U20、延世大学和曼谷联U20,到二月初与乌兹别克斯坦U20和叙利亚U20交手,久尔杰维奇利用热身赛完成了对麾下的全面摸底,进入正赛阶段之后不必对人员和战术进行无谓试错。自U20梯队组建以来,球员们在集训之外都在参加青年联赛,很多球员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登上大赛舞台后完全不怯场,主帅的意图得到了很好贯彻。
两连胜期间,国青队的控球权都超过了50%,久尔杰维奇要求球员们保证球在地面运行,不要因为盲目开大脚而送出球权。首战卡塔尔,国青队没有因为东道主的身份就冒险抢开局,而是在立足防守的基础上,利用快速反击结合高位压迫来打开局面,比分领先后再通过传递和倒脚消磨对手的锐气,耐心寻找扩大领先优势的机会,整体战术部署可谓是张弛有度。
揭幕战的胜利让球员们的压力得以释放,国青在第二场比赛中踢得侵略性十足。依木兰和陈泽仕等后场球员向前传递时的选择更加大胆,杨希在切换角色时的表现愈发顺畅,王钰栋更是奉献出现了现象级的表演,久尔杰维奇在场边不断用手势指挥压迫和逼抢的举动令人印象深刻。
有球时敢于做动作,敢于拼脚下,无球时能够持续向对手施压,这一届国青队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的打法。
在这场决定小组出线的关键战中,国青在控球率(59%-41%)、射门次数(19-5)和射正数(9-3)方面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最终收获5球大胜。上届U20亚洲杯小组赛,两支球队就曾有过会面,国青全场的控球率只有42%,6次射门中有2次射正,最终靠着顽强的防守才拼下1分。时隔两年后再度交手,国青的进步肉眼可见。
面对大量球员已经在踢顶级联赛的澳大利亚队,国青队踢了半场好球,整体表现不落下风,久尔杰维奇的弟子们战术执行力非常出色。
从去年的亚运会中可知,久尔杰维奇的队伍在大赛中表现非常稳定,该赢的比赛基本都能稳稳拿下,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展现出富有辨识度的战术风格。提前两轮完成出线任务,久尔杰维奇在收官战中选择了大面积轮换,为淘汰赛积蓄能量。主力阵容大变脸,国青的打法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塞尔维亚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球员们的战术执行完整度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提前感受淘汰赛氛围,找到短板早做打算】
面对小组最强对手的防线,王钰栋和蒯纪闻的突破依然极具杀伤力。锋线球员不断用精彩的表现制造尖叫,国足后场球员的表现却无法令人满意。门将刘骐玮堪称主力阵容中最令人担心的球员,齐千程与彭啸(替补出场)所在的右路成为了对手主要突破口,搭档依木兰不在身边,陈泽仕的失误明显增多,澳大利亚的第二粒进球真是来自于他的乌龙助攻。既定体系中的短板浮出水面,国青队替补实力较差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本场比赛发挥最好的依然是几位连续作战的主力,杜月徵和王一凡等人看起来还没有做好承担重任的准备。
防线球员连续犯错,防守的细节还须打磨,久尔杰维奇的有限轮换策略很有前瞻性。
从青年队赛场来到洲际大赛舞台,国青队的球员们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比赛强度提升带来的变化,上下半场的表现存在较大反差。卡塔尔和吉尔吉斯斯坦都在下半场中段取得进球,澳大利亚更是以高一档的节奏和强度完成抢开局,国青队不仅要重新考虑如何分配体能,还要在压迫和控球之外拿出更多的战术储备,才能应对淘汰赛阶段的复杂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