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婚礼上的“逃婚”:27分钟的奇迹

梦想领路人 2025-03-28 17:53:08

“哎,新娘子,不好意思啊,我们得走了。” 19点05分,浙江海宁一场婚礼正进行到激动人心的时刻,然而,近半宾客,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却集体起身,匆匆离席。他们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一名40岁男性患者心肺骤停,急需抢救。

婚礼现场的气氛骤然凝滞,喜庆的音乐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新娘殷志颖看着这群穿着制服的宾客,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需要我一起过去帮忙吗?” 她甚至还没来得及细想,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便打乱了所有计划。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指令后,急诊团队迅速行动。余钊医生、护士长金玲敏等成员,在导航显示需要20分钟车程的情况下,于19点15分赶到医院。路上,余钊医生通过手机视频,指导护士预充ECMO的管路,争分夺秒地缩短抢救时间。

19点22分,血管穿刺完成。这通常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操作,他们却只用了27分钟。19点32分,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开始运转,为患者的肺部和心脏提供支持。患者心脏停跳近40分钟,这注定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27分钟,比国际标准快了一倍多。 这并非偶然,而是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长期高强度工作磨练出的默契和精湛技艺。

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年均接诊12万人次,平均每4分钟就要处理一个病例。“90%的医生护士都有胃病,一年能跑坏三双鞋,” 吕兰主任轻描淡写地说,她就在婚礼当天早上,还在进行心肺复苏。而余钊医生,甚至在蜜月旅行期间,也曾被紧急召回进行ECMO抢救。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护士们练就了“5秒吞包子”的技能,只为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迅速补充能量,以应对下一个紧急任务。

这场婚礼上的“逃婚”,不仅展现了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专业技能,也再次将急诊科的现状摆在了公众面前。海宁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只有8个人,医护人员资源的短缺,工作强度的巨大压力,都值得我们深思。

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苏醒后,他向医生护士们表示感谢,并疑惑地问道:“我的婚礼,是不是被我‘搅黄’了?” 新郎新娘随后赶到ICU病房,为医护人员“补请”了一顿饭。医院食堂也贴心地推出了“10分钟快手婚宴餐”,以方便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快速享用一顿热乎饭菜。

这场婚礼,注定与众不同。它不仅仅是一场浪漫的爱情盛典,更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较量,一段关于奉献与责任的动人故事。新娘殷志颖说:“比起一个完美的婚礼,我更珍视一条生命。”

网友们纷纷留言赞扬这支“逃婚”的急诊团队, “他们穿着白大褂,是普通人,却在和死神赛跑。” “希望社会能给予医护人员更多关怀和支持,让他们能有时间好好吃顿饭。”

余钊医生建议,中年男性尤其要警惕“感冒”可能发展成心肌炎,要学习心肺复苏,并定期进行体检。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负责,更是对生命安全的尊重。

这场婚礼上的真实画面,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对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医疗资源分配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深入思考。 它无声地诉说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身健康,也应该对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生命安全的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