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来,欧洲国家一直对俄罗斯指指点点却又畏手畏脚的,这都是因为俄罗斯掌握着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把握着他们的民生命脉。
俄罗斯大部分的天然气资源都分布在西伯利亚上,这一片比整个中国地盘还大的区域,就是俄罗斯傲视国际的资本。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很久以前这片偌大的区域并不属于俄罗斯,而是属于华夏,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广袤的西伯利亚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而西伯利亚地区就占据了俄罗斯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两倍多。
很多人以为西伯利亚是个地区或者城市,但其实西伯利亚是一个区域范围的总称,它泛指西起乌拉尔山脉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至杰日尼奥夫角的东西伯利亚山地,还有中部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但如此大面积的区域,人口密度却非常低,据统计如今西伯利亚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3个人。这与它的超低温度有分不开的关系,毕竟它地处北纬66度,位于北极圈的附近。
它常年的平均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今年还突破了最低温度的下限,直接出现了零下73度的低温,比珠峰顶峰的温度都还要冷。
那么如此苦寒之地,为什么俄罗斯却把它当成宝贝呢?
我们可不能小看西伯利亚,它厚厚的冻土下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天然气储量。据统计,西伯利亚有1.3亿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这个数字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
天然气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在众多国家的需求量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
而在过去,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买家都是欧盟国家,特别是德国。
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相较于美国,属于偏低价格。而且又有优越的天然地理位置,所以天然气就是俄罗斯制约欧盟国家的最大底气。
除了天然气之外,西伯利亚还有1.2亿吨的石油储量。石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是战略性的物资,它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甚至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
拥有储量如此多的石油,难怪苏联解体之后,在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俄罗斯还能占据国际舞台的重要席位。
此外,西伯利亚还有着大量的金、银、铜、铁、镍、钻石等贵重金属和矿物,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
著名的贝尔加尔湖也在西伯利亚,它是全球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淡水储量高,渔业资源也丰富。
西伯利亚西部地区都被森林覆盖,植被面积占据全球的20%以上,成为了俄罗斯的农业重点中心。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乃至整片亚洲大陆上的必争之地。
大力开发西伯利亚必然也是俄罗斯的首要任务,但为什么目前西伯利亚的开发进度却屡屡受阻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关窍?
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现如今,绝大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仍处在原生态风貌状态中,不仅人烟稀少,还相当落后。
人们不禁奇怪,从沙俄时期开始,俄国人开发这片土地已有百年,为什么进展如此缓慢?其实俄国人恨不得早点把整片西伯利亚地区都开发出来,无奈环境太恶劣,而他们技术又不到位。
西伯利亚是典型的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常年冰雪覆盖,人类很难在此处繁衍生息。早期在这里游牧的鲜卑族、匈奴族等也只能南下迁徙到蒙古,还有古代的中原地区。
在苏联时期,斯大林还曾将数百万计的政治犯送到西伯利亚,让他们在那里建设铁路、矿场、工厂等,超过9成的犯人都死在了那里,可见其环境之恶劣。
苏联解体之后,作为嫡长子的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的遗产,其中就包括西伯利亚的土地。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俄罗斯又不得不寄望于基建技术闻名世界的中国。
但他们又想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曾和华夏发生过不小的矛盾。
根据记载,西伯利亚在唐朝、元朝、明朝都曾被列入中国的版图。
唐朝盛世,四方来朝,当时西部利亚的一些小部落也选择向唐朝贡,唐太宗还在西伯利亚设立了都护府方便管理。
到了元朝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英勇的元太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华夏的领土囊括了亚洲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西伯利亚的记载中也提到元朝设立了专门的行省对他们进行管辖。
到了明朝时期,西伯利亚经过华夏数百年的管理,已经被默认为华夏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在南方长大,但也没有疏忽过对极北之地的管理。
在明史的记载中,朱元璋特别设立奴儿干都司来管理西部利亚的大大小小的部落。
但随着李自成放清兵入关,满族人建立的封建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康熙帝下令闭关锁国,导致国力落后于世界,这才在沙俄对清朝发动的远征中落败,被迫割让了大片西伯利亚土地给沙俄。
这就是《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但尽管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库页岛等地区还是掌握着华夏手里的。
直到清末,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军又伺机出兵进入英法联军,欺负当时国力薄弱的清朝政府。
腐败的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俄国又将黑龙江以北的岛屿给夺走了。
后来的民国时期,华夏的主线任务都是抗日,国人分身乏术,无暇顾及这遥远的领土。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完全不在中国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所以如果要溯源的话,西伯利亚确实很长一段时间都隶属于华夏。
但华夏大地和俄国大地都发生过多次领导政权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且牵扯甚广的话题。那么现在的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两大巨头,中国和俄罗斯在近些年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合作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非己阵营的中俄两国虎视眈眈,时不时试图挑起边境纠纷。
但中俄两国首脑高瞻远瞩,早在2001年,两国就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对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达成了一致。
2008年,两国还在黑瞎子岛上举行界碑揭牌仪式,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至此全部确定。
所以已经消除芥蒂的中俄两国,如今是互帮互助的好友关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矿产消费国和木材进口国,而俄罗斯拥有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双方正好不谋而和。
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
欧洲国家甚至还单方面炸毁了俄罗斯往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
在以往,欧洲国家极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德国有一半的天然气都由俄罗斯供应,而一些小国家比如奥地利和拉脱维亚的进口依赖则高达八九成以上。
当这种合作关系被隔断的时候,欧洲国家会面临天然气缺口的问题,而俄罗斯的处境则更加严峻,他需要尽快寻找合适的买家,以免资金链断裂。
在这个时候中国就发挥了友好邻国的作用,从西伯利亚进口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帮助俄罗斯缓过这一危机。
我们可以从普京在2023年公布的俄罗斯预算草案上看出,尽管俄罗斯处于战时经济,但国家的GDP居然不降反升,这背后多多少少都有中国的助力。
除了帮助俄罗斯缓解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之外,中国还可以帮助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拓展基建项目,加快开发进度。
西伯利亚地区的电力、通讯、水利等等项目,中国都可以施以援手,两国可以就此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所以这一块曾有过领土纠纷的地区,现今转变成了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契机和桥梁,也对亚洲大陆的和平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丽的西伯利亚地区会在两国的通力合作之下,发展得更健全和完善。
结语综上所述,西伯利亚现如今之所以独属于俄罗斯,既然有地缘政治的缘由,也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它见证了中俄的矛盾和友好,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变迁。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西伯利亚依然是俄罗斯的倚重和开发重点,目前它的已开发程度还不足30%,还可以支撑俄罗斯继续位列大国行列。
我们应该在这愈渐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清醒,坚持独立自主,大力发展经济,如此历史才不会重演,华夏伟大复兴的那一天也终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