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其长期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当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不仅可能引发大血管病变,更会对微血管系统造成重创。微血管,作为连接大血管与组织细胞的细小血管网络,遍布全身,一旦受损,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四肢乃至皮肤都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及时干预。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任淑红主任说,微血糖病变,身体会发出这些“求救信号”,糖尿病友要早知道早防治:
一、肾脏的呼救:泡沫尿
任淑红主任说,糖尿病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自己的尿液,泡沫尿,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现象,实则可能是肾脏健康的红灯。当尿液中富含蛋白质,排出体外时便会形成细小且持久的泡沫。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下,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原本应留在体内的蛋白质大量流失。值得注意的是,泡沫尿虽常见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引起。因此,一旦发现尿液异常,及时就医,通过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二、眼睛的危机:视力下降
任淑红主任提醒,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却能让这扇窗变得模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初期可能表现为视力模糊、闪光感、视物变形或眼前黑影飘动。随着病情发展,视网膜血管可能破裂出血,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严重影响视力乃至失明。因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维护视力的重要措施。
三、生殖功能的困扰:功能障碍
任淑红主任说,性功能障碍这一话题往往让人讳莫如深,但它却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血管和末梢神经受损,影响性功能,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剧心理负担。面对这一问题,主动沟通,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可有效改善病情。
四、双腿的警报:感觉异常
任淑红主任提醒大要关注双腿麻木、蚁走感、虫爬感、发热或触电样的感觉,这些看似奇怪的症状,实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信号。高血糖状态下,神经滋养失常,代谢紊乱,导致感觉神经受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休息时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电图等检查,可早期发现神经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五、 双脚的困境:发麻发凉
任淑红主任介绍,如果有双脚麻木、发凉,足趾苍白,这些症状看似简单,实则暗藏危机。它们可能是周围神经并发症与外周血管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足,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受损,进而引发足部溃疡、感染乃至截肢的风险。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穿合适的鞋子,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六、 皮肤的信号:瘙痒或色斑
任淑红主任提醒糖尿病友也要注意全身或局部瘙痒,小腿、大腿前侧出现的胫前色素斑,这些皮肤变化同样不容小觑。它们可能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的表现。早期可能仅为红斑、水疱或紫癜,但随着病情发展,可演变为萎缩的、不规则的褐色斑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抓挠,使用温和的护肤品,及时就医,是缓解皮肤症状的有效方法。
专家支招:微血管病变的预防
1、控制血糖+定期筛查
就怎样预防微血管病变,任淑红主任支招,预防微血管病变,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和定期筛查。对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非空腹血糖低于10mmol/L,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同时也要注意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此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足部检查等。一旦发现有并发症迹象,应立即增加筛查频次,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2、生活方式调整:综合健康管理
任淑红主任讲道,在控制血糖等指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糖友们还要加强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比例;规律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压力管理,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专家总结:
任淑红主任最后总结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一个看似遥远却时刻潜伏的威胁。通过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及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这一并发症,守护自己的健康。记住,健康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未来的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