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父亲周贻能:攒钱28年只为风光葬妻,儿子成首长仍坚持打杂

熹然随心过去 2024-10-08 19:16:44

在中国近代史上,周恩来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屹立不倒。然而,在这位伟人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那就是他的父亲周贻能的人生传奇。

周贻能,一个出身于封建大家族的读书人,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德和坚韧的意志。他为了给去世的妻子万冬儿一个体面的葬礼,不惜花费28年时间攒钱。即使在儿子已经成为国家首长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做着最普通的杂务工作。

这位老人的故事,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家国情怀?他是如何影响了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周贻能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的?

在江苏淮安的周家大院里,一个名叫周贻能的男孩出生了。那是1874年,正值清朝同治年间,整个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然而,在这个封闭的大家族里,似乎还保留着旧时的宁静。

周家在当地颇有名望,家族中不乏当官为宦的人。周贻能的父亲周起魁就是其中之一,他从一名普通的师爷做起,凭借自己的才能一步步爬到了知州的位置。然而,与其他官宦之家不同的是,周起魁为官清廉,家中并无多少积蓄。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周贻能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受家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周家的族规严格,特别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小小的周贻能每天要早起读书,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家中长辈常常告诫他:"读书是为了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在了周贻能的脑海中。

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周贻能长大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在县试中表现出色,本应有机会更进一步。但是,那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想要做官就必须行贿疏通。周起魁对此深恶痛绝,坚决不允许儿子走这条路。就这样,周贻能的仕途之梦就此搁浅。

失意之下,周贻能回到了祖籍地绍兴。在那里,他跟随族中长辈学习做师爷的本领。师爷虽然不是正式官员,但在当时也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周贻能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艺。

就在周贻能18岁那年,一桩喜事降临到他的头上。按照父母的安排,他迎娶了淮安知府的女儿万冬儿为妻。万冬儿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在当时的女子中是非常罕见的。

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周贻能想象的那般轻松。虽然他已经学会了做师爷的本领,但是由于为人过于耿直,很难在官场上立足。为了养家糊口,周贻能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各种工作机会。

尽管生活艰辛,但周贻能和万冬儿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万冬儿不仅知书达理,还很会持家。在她的管理下,周家虽然生活拮据,但家庭和睦,一大家子人相处融洽。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周贻能和万冬儿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周恩来快满周岁时,周贻能的弟弟周贻淦突然患上重病。

按照当时的习俗,没有子嗣的人是不能供奉牌位的。为了让弟弟安心养病,周贻能忍痛将周恩来过继给了弟弟。这个决定让周贻能和万冬儿心如刀割,但他们明白,这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和谐。

虽然周恩来过继给了叔叔,但全家人仍然住在一起。周贻能和万冬儿依然可以时常看到孩子,只是名分上有了变化。后来,万冬儿又生下了两个儿子,周恩溥和周恩寿。

周贻能的生活依然辛苦,但他从未抱怨。他常常告诉孩子们:"做人要正直,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丢掉做人的底线。"这些话语深深地影响了周恩来和他的兄弟们。

就这样,在周贻能的言传身教下,周恩来慢慢长大。虽然生活艰难,但周贻能始终坚持让孩子们接受教育。他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种重视教育的态度,为周恩来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贻能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各种工作机会。从绍兴到淮安,再到其他地方,周贻能的足迹遍布江浙一带。

有一次,周贻能在苏州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当时的私塾条件十分简陋,一间破旧的草屋就是全部的教室。周贻能每天起早贪黑,为学生讲解《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虽然工资微薄,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学生人数减少,私塾难以为继。周贻能不得不再次踏上寻找工作的道路。这一次,他来到了杭州,在一家茶楼做起了账房先生。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做账房虽然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但周贻能并不介意。他总是说:"只要是正当的工作,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就在周贻能的生活刚刚有了些许起色的时候,一场噩耗传来,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07年,他深爱的妻子万冬儿因劳累过度,突然病倒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周贻能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赶回家乡。然而,命运弄人,他还是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万冬儿在他赶到之前就已经离世了。

万冬儿的离去对周贻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多年,共同度过了无数艰难时刻。如今,他不仅失去了人生的伴侣,还要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

更让周贻能感到痛心的是,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为妻子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万冬儿的娘家人对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周贻能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女儿跟着受苦受累。

面对这样的指责,周贻能没有辩解。相反,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为妻子举办一场风光的葬礼,即使这需要他花费很长的时间。

周贻能东借西凑,为妻子买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他将棺材安放在一座庙堂里,然后带着妻子的小像,再次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从此以后,周贻能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辛。他什么工作都做,只要是正当的,无论多么辛苦他都不会拒绝。有时候,他在码头做搬运工,每天起早贪黑,扛着沉重的货物来回奔波。有时候,他在工地做小工,顶着烈日搬砖挖土。还有时候,他在工厂做杂工,整日与机器为伴。

周贻能把每一分钱都攒了起来,他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收入和支出。每当累得实在走不动路的时候,他就拿出妻子的小像看看,仿佛这样就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周贻能的头发逐渐变白,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承诺。他知道,妻子在天之灵一定在看着他,等待着他实现诺言的那一天。

终于,在周贻能61岁那年,也就是他离开家乡28年之后,他终于攒够了为妻子举办风光葬礼的钱。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为妻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葬礼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他们看到周贻能站在妻子的墓前,鬓角已经斑白,但眼神依然坚定。人们都被他的坚持和忠诚所感动,纷纷赞叹不已。

然而,周贻能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深知,生活还在继续,他还有责任要尽。他的儿子周恩来虽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革命领导人,但周贻能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反,他依然保持着勤劳朴素的作风,继续做着普通的工作。在重庆的红岩村,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打扫院子、整理仓库。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他们,没有人会想到这位普通的老人竟然是周恩来的父亲。

周贻能常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干活,已经习惯了。现在身体还行,还能为革命做点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为集体做贡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周恩来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1898年3月5日,在江苏淮安的一个普通院落里,周恩来呱呱坠地。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周贻能和万冬儿带来了无限欢欣。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周恩来的童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就在周恩来快要满周岁的时候,周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周贻能的弟弟周贻淦突然患上了重病,而且没有子嗣。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教,无子的人是不能供奉牌位的。为了全家的和睦,周贻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周恩来过继给弟弟周贻淦。

这个决定对周贻能和万冬儿来说无疑是痛苦的。然而,他们还是咬牙忍住了心中的不舍。周恩来从此就在叔叔家生活,虽然仍在同一个大院里,但毕竟名分已变。

小小的周恩来可能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称周贻淦夫妇为"爹娘",而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则称呼"大伯"、"大娘"。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在当时的大家族中并不罕见,但对一个幼童来说,无疑增添了不少困惑。

尽管如此,周恩来的童年并非全是阴霾。在大家族的环境中,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周家重视传统文化,周恩来从小就开始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他聪明好学,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有一次,周恩来才四五岁,就能背诵《三字经》全文。家中长辈们都赞不绝口,认为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周贻能听到这些赞美,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虽然不能以父亲的身份抚养儿子,但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周恩来的成长。

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周恩来的养父母相继去世。九岁的周恩来又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这时的周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景。周贻能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四处奔波。

周恩来回到父母身边不久,爷爷周起魁也去世了。家道中落,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周贻能和万冬儿依然坚持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周贻能常对孩子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周恩来的脑海中。尽管家里拮据,但只要是关于学习的花费,周贻能总是想方设法筹措。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周恩来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常常挑灯夜读,有时候为了省钱,甚至借用邻居家的油灯学习。周贻能看到儿子如此刻苦,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考入了淮安府中学堂。这是当时淮安最好的学校之一,能够考入实属不易。周贻能为儿子的成绩感到骄傲,但同时也更加频繁地外出工作,为的是能够支付昂贵的学费。

在学校里,周恩来表现出色。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热心参与各种活动。有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周恩来以《勤劳致富》为题,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勤劳是富强之本,懒惰是贫穷之源。"这番言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周贻能听说这件事后,欣慰地说:"这孩子不仅学习好,还懂得勤劳的重要性,将来必定有出息。"

然而,命运再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打击。1911年,周恩来的生母万冬儿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周贻能匆忙赶回家,却还是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万冬儿的离世,给周家蒙上了一层阴影。

失去母亲的周恩来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相反,他更加刻苦,仿佛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周贻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由严修创办,旨在培养新型人才。周贻能为儿子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到欣慰,但也意味着他们父子将要分离。

临行前,周贻能拉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恩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要辜负了你母亲的期望。"

周恩来郑重地点头,他知道父亲为了自己的学业付出了多少。从此,父子俩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尽管如此,周贻能的教诲和榜样,始终影响着周恩来的成长,塑造了他日后的为人处世之道。

1919年,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整个中国都笼罩在变革的浪潮之中。这一年,周恩来正在南开学校读书。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组织同学们上街游行,抗议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周贻能通过书信得知儿子的行动,既为儿子的爱国热情感到骄傲,又为他的安全担忧不已。

在一封家书中,周贻能写道:"恩来,你参与爱国运动是好事,但切记不可冲动行事。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但也需要你们有智慧和远见。"这番话在周恩来心中深深扎根,影响了他日后的革命生涯。

1920年,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临行前,周贻能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一点积蓄,交给了儿子。他说:"这些钱本是为你母亲的葬礼准备的,但我想她在天之灵也会希望你能有机会去国外见识见识。"周恩来接过钱,心中百感交集。他明白父亲的艰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

在法国期间,周恩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1924年,他回国参加革命工作。当周贻能得知儿子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从事地下工作时,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为儿子能为国家做贡献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儿子的安全。

有一次,周贻能在街头看到了通缉周恩来的告示,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劝阻儿子放弃革命事业。相反,他在给周恩来的信中写道:"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但我相信你所做的一定是正确的。作为父亲,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注意安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被迫转入地下。这段时间,父子俩几乎断绝了联系。周贻能只能通过报纸和道听途说来了解儿子的消息。每当听到周恩来可能遇险的传言,他都坐立不安,但又无法求证。

1931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地下工作。周贻能得知后,毅然决定前往上海。他说:"既然儿子在为国家做贡献,我这个做父亲的怎能袖手旁观?"

在上海,周贻能主动承担起了为儿子传递情报的任务。他装扮成普通的老人,在街头巷尾穿梭,将重要信息传递给周恩来和他的同志们。有一次,他差点被跟踪的特务发现,幸亏机智地躲进了一家杂货店,才躲过了一劫。

周恩来得知父亲的行动后,既感动又担心。他对父亲说:"爹,您年纪大了,这种危险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年轻人来做吧。"但周贻能坚持道:"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不至于连这点事都做不了。再说了,我不帮你,难道还能袖手旁观吗?"

然而,随着上海形势日益严峻,周恩来不得不考虑父亲的安全问题。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让父亲回到老家。临别时,周恩来握着父亲的手说:"爹,您回去吧。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太危险,我不能连累您。"周贻能点头同意,但临走时还是叮嘱儿子要多加小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恩来奉命前往武汉,主持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这时,他想起了已经多年未见的父亲,于是派人将周贻能接到了武汉。

重逢的喜悦难以言表。周贻能看到儿子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革命领导人,感到无比自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武汉期间,周贻能主动承担起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整理文件、打扫卫生等。

有人问周贻能:"您是周先生的父亲,为什么还要做这些琐事?"周贻能回答说:"革命工作人人有责。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还能动,就要为革命出一份力。"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为集体着想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周恩来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1938年,日军逼近武汉,周恩来不得不再次安排父亲转移。这一次,他将父亲送往了重庆。临别时,周恩来对父亲说:"爹,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打败日本人,到那时,我们就能团聚了。"周贻能点点头,目送儿子离去,眼中闪烁着期待和担忧。

1940年,周恩来来到重庆红岩村工作,他终于有机会将父亲周贻能接到身边。此时的周贻能已经年过六旬,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当周恩来提议让父亲好好休息时,周贻能却坚持要为革命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红岩村,周贻能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特殊的革命环境。他主动承担起了打扫院子、整理仓库等工作。每天清晨,人们都能看到一位老人拿着扫帚,仔细清扫着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这位老人就是周贻能,而鲜少有人知道他竟是周恩来的父亲。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看到周贻能在烈日下搬运物资,连忙上前劝阻:"老爷子,您年纪大了,这种重活就不要做了。"周贻能笑着回答:"年轻人,不要小看我。只要还能动,就要为革命出一份力。"这番话让年轻人深受感动,也让周围的同志们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

周恩来虽然工作繁忙,但每当有空闲时间,总会抽空去看望父亲。有一次,周恩来发现父亲的衣服已经破旧不堪,便提议给父亲买些新衣服。但周贻能坚持拒绝了,他说:"现在是艰苦时期,我这老头子穿什么都行。把钱省下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吧。"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深深影响着周恩来。在日后的工作中,无论地位如何提高,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这无疑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1941年,周贻能在整理仓库时发现了一批已经发霉的粮食。他立即向负责同志报告,并主动请缨处理这批粮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周贻能带领几位年轻同志,将这批粮食晒干、筛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这批宝贵的物资。这件事在红岩村传为佳话,大家都赞叹这位老人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

然而,岁月不饶人。1942年7月10日,周贻能因突发急病倒下了。当时,周恩来刚刚做完小肠手术,正在康复中。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康复,周围的同志们一致决定暂时对周恩来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

直到周恩来康复后,邓颖超才将这个噩耗告诉了他。得知这个消息,一向沉稳的周恩来也难掩悲痛之情。他责问妻子为何不早点告诉他,甚至一度发了脾气。这是周恩来一生中极少发脾气的时候之一,可见他对父亲的感情之深。

周贻能的离世,对周恩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此后的岁月里,周恩来常常会想起父亲的教诲。他将父亲的照片放在随身携带的皮夹子里,仿佛这样就能时刻感受到父亲的存在。

周贻能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红岩村。人们常常会谈起那位勤劳朴实的老人,谈起他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这种精神也通过周恩来,传递给了更多的革命同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周恩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刻,也许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出父亲的身影。那个曾经为了给母亲办一场体面的葬礼而奋斗28年的男人,那个即使在儿子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依然坚持做普通工作的老人,他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新中国的血脉之中。

在此后的岁月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父亲教导的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经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我们党的传统,也是我父亲用一生实践所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周贻能的一生,从未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创造什么惊人的业绩。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守,什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周恩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今天,当我们回顾周贻能的一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老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家庭的传承,以及一种精神的永恒。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前行。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