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将满一个月,外界发现,原来特朗普任命马斯克成立的“狗狗部”,对美国联邦下属机构砍人、砍钱、砍编制,并非自己的创意,而是从阿根廷总统米莱那学来的。
(特朗普成立政府效率部,原来都是学习米莱的套路)
这话可不是我们自己说的,而是来自美国内部观察人士。美国知名保守派媒体《美国保守派》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特朗普任命马斯克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其削减政府开支、打压政治对手的方式,几乎与阿根廷总统米莱上台后采取的手段一模一样,特朗普很有可能正是直接借鉴了米莱的方式。
例如,米莱上台后,大部分计划都集中在了消除隐性补贴上:将浪费的公共企业私有化、对政府承包商实施严格控制,解雇员工,并削减了国家对大学的资助。美媒介绍,大学是阿根廷和美国左翼活动主义的温床。
同时,米莱还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了政府机构:取消了阿根廷行政部门中的9个,废除了由其政治对手控制的国税局,并重建了一个职能基本相同,但由支持他计划的人员组成的新机构。甚至还废除并重组了阿根廷情报部门:清洗阿情报部门的特工和员工,解雇了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
(米莱上台后已解雇阿根廷政府数万名工作人员)
更重要的是,米莱在用人方面也尤其讲究忠诚度。上一位阿根廷驻联合国大使,正是因为违抗了米莱的指示,在解除美国对古巴禁运的决议中投了“赞成票”,所以丢掉了职务,米莱立即任命了另一位更加忠诚于他的外交官。
更巧的是,米莱身边也有一位类似于马斯克的角色,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对抗官僚主义,那就是米莱的政治顾问圣地亚哥·卡普托。虽然卡普托并非科技巨头,也不是世界首富,但其担任着与马斯克类似的职能,负责监管各部委,确保各部队与米莱的愿景保持一致。
大家仔细品品,这是不是和特朗普上台后,他与马斯克干的事非常类似?特朗普同样也对美联邦政府机构做了一个大瘦身,采取相似手段清算民主党左翼势力,并且用人高度讲究忠诚度。
这几天,特朗普还发布了有关政府效率部的最新行政命令,打算让政府效率部来审查每个部门和机构的所有招聘决定,就像卡普托为米莱监管阿根廷所有部委一样,“狗狗部”也将监管所有美联邦机构,甚至包括用人方面。
(米莱身边也有类似马斯克的左膀右臂)
我们知道,米莱一直自称自己是特朗普的“狂热粉丝”,如今特朗普借鉴米莱的执政手段,反倒上演了一出“偶像学粉丝”的戏码。难怪特朗普在其上台前多次夸奖米莱“工作很出色”,原来他早就想好了上台后要学米莱这招。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也多次表示,要削减繁冗且低效的美国联邦公职人员,并打算取消美国教育部,让各州政府来管理各州学校。所以这一切也是有迹可循的。米莱反倒成了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启蒙人”。
米莱上台之初,阿根廷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他选择开源节流,从源头上削减阿根廷政府的开支;特朗普则是认为美国官僚主义严重,财政赤字过高,所以也采取了这个方法。但问题是,米莱上台至今也一年有余了,经过米莱这一年多的折腾,阿根廷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吗?
相关数据显示,在米莱就任一年后,得益于削减能源和交通补贴、裁减数万名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冻结工资和养老金等一系列紧缩政策,米莱的“休克疗法”没让阿根廷的通胀降低,仅仅只是压低了增长势头,月度通胀率放缓至3年以来最低水平,2024年10月份的数据为2.7%。
不过为了这点成绩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米莱忽视了当前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增长,导致在民众工资、养老金都没涨的背景下,实际消费支出却上涨了。
(阿根廷民众生活成本提高)
阿根廷国家统计和人口普查局指出,米莱政府采取了过时的居民消费模型测算方法,所以得出了一个看上去很漂亮的数据,实际上无法反映公用服务涨价对通胀的影响。
一位阿根廷民众举了个例子,去年12月,她吃一个吐司和一杯拿铁需要花1400比索(约10元人民币),但现在单买一个一样的吐司就要5900比索(约42元人民币),还不包括拿铁。
所以实际上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民众的生活成本还是提高了。美国的情况比阿根廷还要复杂得多,有深层政府问题,还有美国党派斗争,再加上特朗普的对外关税政策。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这么大刀阔斧地砍美联邦政府部门,是福是祸真的不好说。米莱的不靠谱我们也是见识过的,特朗普就这么抄米莱的作业,家大业大的美国或许能多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