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洋务派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走到了尽头,国家再一次陷入了濒死的边缘。
这次上场救国的不再是洋务派,而是换成了维新派。
维新派的做法与洋务派有着明显的区别,改革国家体制,建立全新的统治方式,是维新派极力追求的目标。
一张宏伟的蓝图铺设在了维新派与光绪帝的面前,同样,也送到了慈禧的案桌上。
慈禧默许了他们改革国家时政、救国救民的做法,并给予了他们广阔的天地,让其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个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迎来了慈禧的疯狂报复。
也正因此,变法戛然而止,而历史将变法失败的责任推到了慈禧的身上。
慈禧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或者说唯一原因,在历史上以及世人的观念当中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这一点在教科书当中也有明确的说法,但历史不只有一面,而是有多面。
了解历史的全貌,还需从多个方面加以评判,戊戌变法同样如此。
使得戊戌变法匆忙结束的因素,不单单有慈禧,更有维新派自身的因素。
那么,在短短的百天时间内,维新派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导致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流产。
百日维新到来之前,清政府虽然开展过自救,但措施与效果微乎其微。
甲午一战,彻底击碎了清朝人自救互救的梦想,不仅梦想破碎,就连整个国家也进一步深陷殖民地的牢笼之中。
国家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恰在此时,维新派登上了清朝末期的政治舞台。
此时,光绪帝才27岁,康有为也不过40岁,至于谭嗣同、梁启超等人也在30岁左右,维新派正是春秋鼎盛、精力旺盛的时刻。
为了国家与民族,他们决定不计个人得失,下力气,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独立。
6月11日,明定国是颁布,标志着改革正式开始。
改革刚一开始,维新派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按照之前谋划出台了上百道改革措施。
这百余道的改革措施也没有在中央层面停留多久,而是迅速向全国各地的府道进行下发,要求全国在短时间内迅速掀起改革热潮。
维新派制定的这百余道改革措施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政经商文军,全部都有涉猎。
除了改革内容宽泛以外,改革措施也是一个接一个,没有任何时间间隔的向下层灌输。
轰轰烈烈的维新派只负责在中央层面制定改革措施,然后下发各省参照执行。
如此一来,便造成了三种困局,使得维新派被架在火上炙烤。
首先,维新派的改革力度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极限。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要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收集国家以及各地区对于改革的反应,同时,也要准确掌握改革措施的得体与否。
但维新派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改革措施一股脑的推向全国各地,也并没有有针对性的采取调整措施,而是统一要求各地必须参照执行。
这种强硬式的摊派改革,必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维新派看似改革的效率十分高,制定的措施十分多,下发的速度更是十分快,但地方上执行的力度却大打折扣。
原因很简单,维新派百余条改革举措没有任何间隔,便涌到了地方执政部门,主管官员还在消化上一条举措时,新的要求已经到达门口了。
100天的时间内,各级官员还没有将改革举措吃透,维新派已经凉透了。
因此,戊戌变法看似闹得十分厉害,也只不过在北京以及周边地区名声大一些而已。具体到全国各地维新派的影响微乎其微。
最后一种困局,也是导致维新派失败的最关键原因。
既然是改革,那么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戊戌变法也不例外。
在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当中,科举制是要明确废除的,或者说八股文是要坚决禁止的。
但清朝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与人才的主要方式,一旦终止了科举制度,那么,广大学子的上升途径也被堵死。
这条路被堵死并不怕,可怕的是维新派没有给出补救措施,只是任由学子们看不到希望,没有希望,自然心生怨恨。
这也就使得戊戌变法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撑,失败可想而知。
另外,戊戌变法在官员体制改革上也有着不小的动作。
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几千年的光禄寺、大理寺等常设机构,在戊戌变法的措施当中是要被裁撤掉的,不仅机构要被裁撤,就连其中的官员也要一并裁撤。
同样,维新派又没有对这些官员作出妥善的安排,使得他们成为了无业游民。
此种情况也在旗人的身上发生,满清遗留下来的旗人纷纷失去了往日的特权,只能像普通百姓一样自谋生路。
种种结局下来之后,戊戌变法变得不得人心,更是得罪了权贵与既得利益者。
改革弊政必然会带来短时间的混乱,改革者如果能够掌控国家局势,使得混乱在短时间内被终止,那么,改革必然迎来成功。
可现实情况却是,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搞得乌烟瘴气,慈禧担心的不仅仅是手中的权力被剥夺,也担心国家在维新派的折腾之下变得更加危险。
因此,维新派的失败固然有慈禧的绞杀,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改革必须谋定而后动,更为关键的是要协调各方利益,不能一味的追求措施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