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萆薢分清饮
此方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杨氏家藏方》,由石菖蒲、川萆薢、益智仁、乌药四味药组成,能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2. 玉屏风散
此方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能够益气固表。
两个方子均是千年古方,我曾将其合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上,效果良好,现回顾一下过程:

范先生,47岁,是一名货车司机,因为这个工作的性质,所以经常憋尿,从而导致了慢性前列腺炎。
来时自述症状:尿频尿急,尿后余沥,尿道口滴白,腹股沟偶感酸痛,伴随体倦疲乏,我看患者面色欠华,形体清瘦,又看他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腻微黄,脉细滑。
综合辩证为肺卫不固,肾虚湿热,治宜补肺益肾,固精泄浊。用上面两个方子加减治疗,拟方:

黄芪,沙苑子,防风,白术,乌药,益智仁,萆薢,车前子,石菖蒲,云茯苓。
方子重用黄芪,得玉屏风之意,以玉为屏障,上补肺,中运脾,下益肾,阻隔一切外邪;白术利水道,兼并除湿;防风祛湿止痛,三药药少力专,却散中兼补,补中有疏。
萆薢用以约束膀胱之括约筋,固涩下焦止小便频;沙苑子固肾缩尿,止小便频数;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车前子利尿通淋;乌药、石菖蒲助膀胱气化,通利小便。

患者服用了2个疗程,症状消失,小便通畅,随访2年未复发。
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的情况下,依然能有这么多好用的方子,他们的秘诀,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草药中,所以随机应变,顺应实势,也是我们中医人要一步一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