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其实就是“全身中毒”,当身体出现9类信号要注意!

敏珈谈健康 2025-03-30 04:56:24

肾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当肾脏出问题了并不会喊痛,肾脏就如同一座24小时运转的“血液净化工厂”,它每分钟要过滤120ml血液。但是,当某些原因而导致肾单位大规模坏死,代谢废物(如肌酐、尿素氮)无法排出,从使全身器官将陷入“毒素泥潭” 。

也就是说,肾衰竭的本质:不是“肾坏了”,而是全身中毒!这时候身体会出现各种继发性问题,首先是血钾飙升至好几倍,严重的可致心脏骤停。 其次还会出现酸中毒,血液pH值低于7.2(正常7.35-7.45),严重的可直接损伤脑细胞。

最后就是体内毒素越堆越多而出现尿毒症症状,此时毒素攻击心脏、神经、骨骼,引发心包炎、皮肤瘙痒、骨痛。

据了解,全球每年有170万人因肾脏不工作无法排毒丧命,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对此并不重视。

以下是肾脏“死亡警报”的9个危险信号:

其实肾脏代偿能力极强,即使仅剩30%功能仍能维持正常,但这些症状是最后的求救信号:

1. 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细小不散泡沫(蛋白尿>1g/天)

2.夜尿增多:夜间排尿≥2次且量>白天1/3(肾浓缩功能下降);

3.尿色异常:洗肉水色(血尿)或浓茶色(肌红蛋白尿)。

4.水肿:尤其是晨起眼睑浮肿,傍晚脚踝肿胀,按压凹陷不反弹。

5.皮肤瘙痒:顽固性瘙痒伴尿素霜(白色粉末状结晶),这是因为体内尿素无法排出而堆积引起的。

6.呼吸带尿味:呼出气体有氨臭味(尿素分解产物)。

7.血肌酐>707μmol/L

8.血钾>6.0mmol/L

9.尿量<400ml/天。

肾衰竭的“幕后黑手”:5大高危因素

1. 药物滥用: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抗生素,可致肾小管坏死。

2. 代谢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佳,10年内肾衰风险增加3倍。

3. 感染与炎症:败血症、慢性肾炎引发肾缺血。

4. 尿路梗阻:肾结石、前列腺增生导致肾积水。

5. 饮食失控:高盐、高蛋白饮食加速肾功能恶化。

保肾4行动现在开始:

1. 饮食管控:吃对食物=减负30%

低钾:肾脏功能异常的要避开香蕉、土豆、坚果(每日钾摄入<2g)。

低磷:限制奶酪、蛋黄、碳酸饮料(血磷目标值1.13-1.78mmol/L。

换成优质蛋白鸡蛋、鱼肉、大豆(每日0.6-0.8g/kg体重)。

2. 药物警戒:这些药最伤肾

止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每日限4g)

抗生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造影剂:CT增强检查后需大量饮水。

3. 生活方式转变

运动处方:每日30分钟快走,提升一氧化氮合成效率30%

压力管理:保持良好心态可降低应激性肾损伤风险。

肾衰竭治疗策略

目前治疗肾衰竭最好的办法就是肾移植,据统计肾移植5年存活率超80%,但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费用约30-50万元。所以,一般人承受不起,因此最经济且能延续生命的就是透析。一般来说血液透析,每周至少需要3次,每次4小时,才能清除体内毒素,但透析也容易引发低血压。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肾衰从早期到尿毒症平均需10-20年,但干预可延缓病程30年以上!所以说,肾脏出问题了要早期干预,越早越好,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

1.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指南》(2023)

2. 《全球肾衰竭流行病学报告》(WHO, 2024)

3.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 2022)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