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和血栓形成

元元的备忘录 2024-06-07 13:05:26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和凝血过程

2)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

3)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抵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血小板的膜受体

血小板脂质代谢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是指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连接。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膜糖蛋白Ib-IX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介导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胶原组织,对一期止血起重要作用。

2)释放:活化血小板释放其颗粒内容物到细胞外的过程。

3)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连接的过程。在 ADP 、肾上 腺素、凝血酶等诱导下,血小板膜糖蛋 白Ⅱb/Ⅲa经纤维蛋白原介导发生聚集。

4)收缩作用:TXA2、5-HT 能收缩血管。

5)吸附作用:血小板聚集,其吸附纤维蛋白网,血块发展为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即最终血栓形成。

止血过程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破裂后会引起出血,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

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也就是一级止血和二级止血过程。

血管收缩使得血液流动减慢,血液流出减少;血管损伤使得血管皮下组织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有机会与胶原纤维相结合,从而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附着、释放、聚集,形成不牢固、松软的血小板血栓达到初级止血也就是一级止血;在血管受损同时,启动体内凝血系统,血液凝固形成二级止血,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形成牢固的血栓达到永久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的意义

保护机制和平衡状态,若止血过程过强会导致血栓形成,减弱会导致出血倾向。

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中一二级止血的系统:

• 一级止血: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系统

• 二级止血

凝血系统(主流)

抗凝血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凝血过程

血栓形成——微观世界的宏大过程

血栓形成三要素:

血栓形成核心——血液凝固异常

血液凝固过程重要因素

von Willebrand Factor因子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风险标记物/血管损伤标记物:

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储存于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中,是血浆中最大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

vWF因子分为四种不同的形态,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因子在局部血管壁受到损伤、功能异常、剪切应力增加等刺激下,迅速释放到血浆中在血流中漂浮,在局部血管狭窄或血流淤滞湍流改变时,活性vWF因子迅速展开形成链状结构暴露活性中心,一端附着在血管内壁,一端在血管中摆动去捕捉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被捕捉后会迅速释放各种递质,启动血小板聚集及联反应,血管壁形成附壁血栓。

生理情况下止血,病理情况下,血栓形成。

vWF因子的重要意义

1.在病情稳定时,血浆中vWF因子含量与动脉斑块的负荷密切相关;

2.在急性血管事件中,vWF增高水平和变化趋势与死亡率相关;

2.与血型相关:不同血型中含量不同——O型<A型/B型<AB型

3.凝血因子VIII(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载体

血液凝固过程

1.凝血过程中的三个正反馈

• 表面激活的正反馈

• 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正反馈

• 凝血酶激活因子V、VIII、XI形成正反馈

2.凝血过程中的三个复合物:

• 因子X酶复合物

• 因子VII-组织因子复合物

• 凝血酶原复合物

3.作为辅助因子:Ca2+几乎贯穿于凝血过程始终

4.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存在,相互补充

凝血瀑布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从因子Ⅻ激活,到因子X激活的过程。当血管壁发生损伤,内皮下组织暴露,带负电荷的内皮下胶原纤维与凝血因子接触,因子Ⅻ即与之结合,在HK和PK的参与下被活化为Ⅻa。在不依赖钙离子的条件下,因子Ⅻa将因子Ⅺ激活。在钙离子的存在下,活化的Ⅺa又激活了因子Ⅸ。单独的Ⅸa激活因子X的效力相当低,它要与Ⅷa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又称为因子X酶复合物。

这一反应还必须有Ca2+和PL共同参与。

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

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III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

当组织损伤后,释放该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它与因子Ⅶ一起形成1:1复合物。

外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反应迅速。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临床上常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反映体内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

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

血液凝固的调控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 屏障作用——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接触

• 抗血小板、抗凝血作用

&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物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稀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3.生理性抗凝物质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III、1抗胰蛋白酶、2抗纤溶酶、2巨球蛋白、肝素辅因子II

&使IXa、Xa、Xia、XIIa失活

&直接抗凝血酶作用慢而弱,与肝素结合,抗凝作用提高2000倍

• 蛋白C系统

&肝脏合成,有赖于维生素K存在

&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凝血酶激活

&作用:灭活凝血因子V和VIII;限制Xa与血小板结合;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

&体内主要的生理抗凝物质

&机制:结合Xa,抑制Xa活性;形成组织因子-VIIa-TFPI-Xa四合体,抑制组织因子-VIIa复合物

• 肝素:

&酸性粘多糖,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心肝肺和肌组织中丰富

&强抗凝作用: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III,使抗凝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刺激血管内皮释放TFPI等抗凝物质

来源:良医神内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