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抓好这几个习惯,孩子到初中后大概率是学霸!家里有小学生的,建议好好看看

好爸育儿 2025-03-28 09:02:11

小学这六年,拼的是什么?

不是智商,而是习惯!

尤其是小低年级的习惯养成特别重要,那些没有盯着孩子学习,养出一堆臭毛病的,除非孩子特别有天赋,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不然成绩不可能好。

过来人告诉你,小学阶段若是能抓好下面这几个习惯,那么孩子到初中后大概率就是班上的尖子生。

1、写作业的习惯。

要从小低年级就抓好,做到“三个不”,即不边写边吃东西,不边写边玩,不边写边看电视。

而且回到家后,休息10分钟就马上开写,拖一分钟都不准,这个习惯不抓好,到初中后能给你拖到晚上九点十点才肯动笔。

初中作业本来就多,还磨蹭,那就得天天熬夜学。

最后是写作业的过程要计时,每项作业都记录时间,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同时能有效避免孩子磨蹭,几个字写半天,总在那里搞橡皮。

2、认真听课的习惯。

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平时不用怎么学,但成绩却很好,真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课堂吸收效率好而已。

小学就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初中能给你省下一大笔补课费。

那怎么让孩子认真听课?

教会孩子“五到听课法”:

①耳到:老师讲课时,竖起耳朵听,听到不懂的地方大胆举手问;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以有效防止走神。

②眼看:老师写黑板时,眼睛跟着黑板上的字动起来。

③口到:小声跟读,强化记忆。

④手到:讲到重点时,做好笔记。

⑤脑到:脑袋跟着转动,思考知识的内在深意,联想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整理错题的习惯。

小学若是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到初中后再想让孩子去整理错题,他会觉得搞错题就是在浪费时间,没什么用。

实际上就是懒,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惰性思维,就只能当中等生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整理错题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错题一定是提分的关键。

趁着孩子还在小学,还肯听你的话,赶紧把整理错题这个习惯抓一抓,到初中后这个习惯能帮孩子将成绩稳定在前列的位置。

4、运动习惯。

培养孩子一项体育爱好,比起一天天的把他送去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强太多了。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到了那个阶段,拼的不仅仅是脑力,还有体力。

有更强的身体素质,孩子才能撑到最后一刻!而且现在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那就更应该抓运动了。

爱运动的孩子更阳光,性格不容易出问题。那些天天宅在家玩手机的,更应该拎到户外去拉练一下。

5、阅读习惯。

阅读量大的孩子,都有当学霸的潜质,那些语文成绩差的,数学连题都读不懂的,那一定是平时阅读抓得少。

但是有一种孩子,他们平时很少看书,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却学得很好,这是天赋的体现。这样的孩子理科可以,但文科一定拉胯。

若想要孩子当全能型选手,不偏科,那就得把阅读抓起来。小学阶段尽可能去堆阅读量,到初中后才有吃老本的资格。

那阅读要读什么?

历史、科普、地理百科,文学哲学类,中外名著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尤其要多读历史、名著类,正所谓“文史是一家”,历史好的孩子,语文一般也不会差。

还有一类书,可以让孩子多读,就是人民日报出品的书籍。人民日报一直是考试的风向标,比如这套《人民日报伴你阅读》就可以给孩子读。

这套书里面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所选作者皆是课本和考试的常客,老师们出题都会拿这些文章去参考,从而敲定出题方向。你若想孩子既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还能时刻掌握考点动向,那么这套《人民日报伴你阅读》就是不错的选择。

0 阅读:13

好爸育儿

简介: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