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出生到死亡,几乎没有享过什么福,多数时间都在受苦。
本以为长大后自力更生可以改善生活,没想到却闹得兄弟反目、妻离子散,最后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一个人孤苦无依。
正是因为他的一生受尽苦楚才能写出《平凡的世界》,很多书迷都说这本书引起了深深地情感共鸣。
他是著名的文学巨匠,到底是为何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呢?
坚强的意志力路遥是陕北人,出生在那都是黄土的地方,那里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
全靠自己手里的那一亩三分地来养活一家老小,除种地以外,并没有别的收入来维持家用。
他们家有好几个孩子,他是老大,从小他就知道家里非常贫穷,从来都不敢奢望自己想要什么东西。
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都可以吃饱饭,然而即使这样,都很难实现。
直到他七岁的时候,他被过继到了大伯家,本以为来到这里之后生活条件能有所改善。
没想到这里的人穷的非常平等,每一家都是几乎揭不开锅的状态。
每天都是稀饭咸菜,而那稀饭一共也没有几粒米,甚至比现在的米汤还要寡淡。
但他们那个时候的人,就是靠着吃这些东西活下来的。
从小到大他看见了农民的艰辛,知道如果自己无法改变如今的生活状态,那一辈子都完了。
只能像父辈一样,守着这一片黄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他知道一个没有背景的孩子,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只有学习这一条路。
所以他就算饿肚子,就算绝食,和大伯抗争到底,也要争取到上学的机会。
终究大伯还是心软了,没有忍心眼睁睁看着他饿死,他成功走进学堂。
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进入了延川中学,那个时候去县城里上学,他们家连路费都凑不齐。
更别说生活费、学费,都是头疼事,然而那个时候的孩子能考上中学,已经是全村的骄傲。
因此整个村的亲戚朋友、邻居都为他去上学出了一份力。
通过村民们的帮助,他终于凑够了费用,踏上了求学的路途。
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以为可以以好的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没想到国家取消了高考。
他一时没有了出路,而他们家又无权无势,就算想找关系进入大学,他既没有门路,也没有足够的本钱。
只能安下心来等待机会,终于1973年的时候,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延安大学。
这便是他实现阶级跨越的第一步,从农民的孩子到读书人,他成功了。
那个时候虽然大多数都是穷人,但不乏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而他则是穷人之间的“更有甚者”。
发出光芒大学期间的他依旧身无分文,别说什么娱乐活动,就连平时吃饭都很成问题。
在宿舍连床被子都没有,还是他的女朋友给了他一床被子。
这样的日子让现在的孩子想象一下都非常难过,要不怎么说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一个大学生,除去住宿费,一个月生活费都得3000块钱。
他却不知道挣这3000块钱有多难,很可能他毕业以后一个月都挣不了3000。
而那3000是他的吃穿住行,各方面都包括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的钱才是最好赚的,而他们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因为大家都穷。
几乎不会去攀比什么,而像路遥这样的,就更不会去参与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因为他从来注重的都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世界的富足。
他第一次得到国家的肯定,是因为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
凭此拿到了全国优秀小说奖,有了这一次的成功,他的稿费直线上升。
手里的钱财也宽裕了许多,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很多鲜花,掌声,很多人都知道还有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
然而他成功之后,第一个要回报的就是乡亲父老,当初去上学的时候,要不是乡亲们的帮助,他都无法顺利去上学。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便是这样的、现在的他成功了,挣到了村民们几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自己也觉得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改善而出一份力,但凡有村民找到他这里需要帮助的,他从来没有推托过。
因为他打心底里觉得自己是欠他们的,应该用这些来还回去。
对自己的生活他一直遵循的是“苦难教育”,自己从小就是过苦日子过来的,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适。
手里的钱也不需要那么多,只要够花,不饿肚子就足够了。
要是说他连和邻居的关系都处理得这么好,为什么和自己家人的关系确实越来越差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孤独离世从他专注于搞文学创作以来,就越来越忽视家人的关系。
和妻子林达结婚以后,生下了女儿,但他很长时间都把重心放在了文学创作中,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
就算管,也是关心女儿,似乎把妻子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妻子和他结婚以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家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他不但没有感到感激,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并且他一开始文学创作就把自己关进小黑屋,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对于妻子来说,一个长时间联系不上的丈夫,似乎并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据说在他们长期两地分居的时候,路遥还和别人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原本他是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事业而努力,就算再不好妻子也还能忍受。
当他背叛了妻子的时候,妻子便不必再容忍他,于是和他提出了离婚。
和他弟弟王天乐的矛盾,就更是一言难尽了,他当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要去北京领奖的时候。
连请客、送礼的钱都没有,据说还是他弟弟王天乐去到处借钱。给他凑了5000块钱,拿着钱去了北京。
而他们的争议点就在于,弟弟的说法是自己虽然是打着哥哥的名义去借的钱,但是这5000块钱都给了哥哥用,让他去领奖了。
然而路遥却说自己没有收到这5000块钱,所以他便不想让弟弟打着自己的名义去借钱。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甚至在路遥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化解误会和矛盾,还大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