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2024最新营养指导:血脂高,不能光靠少吃胆固醇与油脂!

活力源泉养护 2024-07-26 16:16:39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转变,高血脂作为三高之一,也成为困扰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慢性疾病问题。与其他疾病需要服药才能控制,不同的一点是,血脂高通过健康的生活干预管理,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而现实生活中,令不少血脂高患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知健康饮食是“良药”,饮食上也有所注意,可血脂变化依旧不明显。

“平时炒菜都放一点点油了”“只顿肉,不吃主食,能量就不会超标了”等等,是很多高血脂人群的真实写照。为啥都这么注意了,血脂依然降不下来呢?

归其原因,应该是大家对健康饮食的理解有误区。血脂高不能只单纯依赖少吃某种食物,而是要从整个饮食结构上做出调整,为此2024年卫健委发布的关于高血脂症患者最新营养指导原则,做了详细概述。

一、卫健委2024最新营养指导:血脂高,不能光靠少吃胆固醇与油脂!

2024年7月《高脂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是为高血脂人群量身打造的,其中详细概述了中国居民日常饮食结构,并从中总结了高血脂人群饮食习惯,给出要降低血脂的详细意见。

指导原则中明确给出了几条日常饮食被“视而不见”的原则。

饮食不仅要丰富,更要健康。社会的进步,令居民的食谱越来越广泛,曾经难得一见的食物,也成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可多吃食物并不见得是好事。

健康饮食以新鲜蔬菜(不低于500克)、谷类为主,辅助水果(每日在200~350克),动物肉类要少吃。碳水化合物占比要超过一半,脂肪摄入量一定要低,总量不超过25%。

现代人肥胖、血脂高的原因,多是能量摄入高而代谢少。要想更健康,必须控制能量的总摄入量,多吃多动,少吃少动,才能维持身材稳定。特别是对于血脂高、试图减肥的人群来讲,更是要节制饮食,能量摄入要比平时少500千卡。

少油饮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日烹饪油使用不超过25克。食用油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日常炒菜用植物油,因为其胆固醇含量低。

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的“友军”,能帮助机体调节胆固醇数值,维护心脑血管健康。常见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鱼类、坚果、豆制品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油炸、烘焙食品、人造奶油等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不属于摄入范围。

要减少饱和脂肪酸,比如五花肉、猪油、牛腩等,和胆固醇的摄入。

钠盐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是导致高血压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每日钠盐的摄入量要低,包括腌制品在内,不超过5克,必要时可以服用富含钾的低钠盐,有利于维持体内钠、钾平衡。

高胆固醇血脂症人群,在饮食上还要特别留意,胆固醇的每天一定控制在300克以内。 也就是说,高血脂症患者的低碳水饮食是错误的,甚至碳水化合物才应该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大幅度减少谷物等主食的摄入,并不是科学的降脂方法。

胆固醇、油脂是高血脂的罪魁祸首。那么减少、甚至是不吃这两类物质,是否血脂就能正常了?

这也非完全正确的做法。多吃胆固醇、油脂,确实会增加身体负担,但人体自身血液中胆固醇、油脂的来源,除了少部分来自于外界食物,更多的是自身机体内源性合成的。

除了脑组织和没有细胞核的红细胞外,人体的其他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最主要场所。

所以新出版的营养指导中,将高胆固醇人群单独列出来,提醒他们在饮食上胆固醇每日的摄入量不能超标,同时增加植物甾醇的摄入。

综上所述,2024新出版的营养指导原则,改变了以往高血脂症人群对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降低血脂的一些常规认知:只靠少吃高胆固醇、高油脂的食物,就能维持血脂正常,是行不通的。

其实关于高血脂的知识,除了在饮食方面有偏差,在日常了解,还存在一些常见误区。

二、关于高血脂的一些常见误区,你了解吗?

近年来,血脂异常人数逐年攀升,这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居不下。归其原因,与大众对血脂的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现在就来打破血脂常见的那些误区。

体检报告显示血脂高,但平时身体没啥症状,就不用治疗了。

这明显是错误的。事实上绝大多数高血脂症,都没有明显特征,但它却如同一个隐秘的杀手,对全身的危害却是逐渐递增的。

血脂水平高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甚至形成微血栓,这种粘稠的血液流在身体里流动,令血管狭窄、阻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几率增大;肥胖概率增加;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脂肪肝。

胆固醇水平偏高,更容易黏在在血管壁,时间久了就是斑块,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超过一半的冠心病发病原因与胆固醇值偏高有关。

血脂高是胖人的专属,与瘦人无关。2022年曾有一项针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高脂血症患者中,体重指数超标的患者大概占65%左右,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的高血脂患者,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瘦子也会血脂超标。现代医学发现,血脂异常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脂,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外,最主要的就是家族基因问题。家族人群患有高血脂症,基因发生突变,后代血脂代谢异常的概率增加。

继发性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血脂异常,从而患继发性高血脂。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引起脂肪堆积。

所以,血脂水平异常,与体型无直接关系,任何人都不可忽视血脂指标。

血脂高是老年病,与青年人无关。事实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症正逐年趋向年轻化。

一项“开滦研究”于2006年6月开始的,近10万名初始阶段无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参与的,至2017年12月结束的调查。

这群人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经研究人员分析发现,血脂水平快速升高阶段是20-42岁。这一年龄段,是通过控制血脂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键年龄段。高甘油三酯血症出现得越早,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

中青年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对高血脂这种“老年病”漠不关心,使他们成了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

血脂都是不好的,数值越低越好。这种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血脂分为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三大类。这三类物质都是机体组织代谢必需的物质。

胆固醇日常参与激素、维生素D等物质的合成,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同时又是能量的供应体。甘油三酯是代谢的主要原料,又能支撑体内脏器官,起保护作用;多余部分还作为日常人体能量储存起来。类脂是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以转化为信使和神经递质;也是类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合成的必须物质。

所以,血脂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们与体内其他物质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各种数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非越低越好。

而且,作为甘油三酯中的“异类”——高密度脂蛋白,能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它的数值反而越高越好。

患高血脂症只要吃降脂药降下来,就不用再吃了。这也是不对的。高血脂之所以与高血糖、高血压,并称为三大慢性疾病,就是因为它的治疗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过程。

服用药物降低血脂,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脂水平的。其本质上,并不能彻底消除体内血脂高的根源。

一旦停用药物,血脂水平就会出现反复,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系统,甚至加速病变进程。所以服用降脂药物血脂恢复正常值后,也应该积极治疗,按时复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治疗情况,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血脂高后,患者最好不要自行到药店买降脂药服用。如果是继发性的高血脂症,其根源不解决,服用降脂药只能起到微弱作用。使用不当,还会再次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只有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经专业医生诊断,才能确定高血脂的病因,从而进一步对症治疗。

高血脂症与其他疾病一样,只有了解病因,健康生活,就能有效预防;正确对待,科学治疗,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中很多人是不了解疾病的机制,才会过度恐慌。消除高血脂症的种种谣言,有利于疾病的科普。

血脂高不能只靠少吃含胆固醇和油脂的食物,2024年卫健委新公布的营养指导也有辟谣。身为高血脂人群,更要注意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只有用科学的方法调节,血脂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另外,高血脂症患者逐年攀升,与大众对它的误解分不开。无论是哪种疾病,不能偏听偏信,只依靠经验和直觉去诊断和治疗。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了解高血脂症,才能更好令大众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高脂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三高”患者怎么吃?国家卫健委发布食养指南》光明网

3.《高血脂人群要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这些饮食提醒请熟记》新华网

2 阅读:605

活力源泉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