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傅聪曾在受访时指出,二月举办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为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雷波特可能的会晤提供了绝佳机会。傅聪着重阐述了中美高层外交互动与合作的紧迫性,指出双方亟需解决诸多复杂议题。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于2月出任联合国轮值主席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计划于2月18日主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为探讨多边主义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伊始,尽管中美双方的外交部长已通过电话沟通,但尚未有过直接会面。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确有必要对一系列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之后。面对这种无端且不公正的贸易压力,中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应对策略,决定对美国的能源产品及汽车相关商品实施同等比例的关税措施,以示回应。经过此番交涉,中美双方均表达了加强两国高级别交流的愿望,首场外长级会谈的日期已调整至早于中国提议的2月18日,并且会谈地点亦有所变动。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与国务卿鲁比奥计划参与于2月14日至16日期间举办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显而易见,美国对此次会议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特地安排了万斯作为特别代表出席。据新华社于2月11日的报道,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将率领代表团出席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会议间隙,王毅外长还将对英国及爱尔兰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期间也将与英国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基于行程分析,可以明确感知到,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此行欧洲的安排极为紧凑。特别是鉴于慕尼黑会议不仅邀请了俄乌两国参与,且显示出推动俄乌和谈的态势,这使得中国对即将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抱有高度的期待与重视。
在此次王毅外长出访欧洲的行程中,他将与出席慕尼黑会议的美国国务卿举行会谈,双方原本计划在联合国的会晤地点变更为慕尼黑,这一调整对双方而言实质影响有限,但预计对话的内容与形式将展现出不同的特点。鉴于本次慕尼黑会议聚焦于俄乌和谈议题,中美之间的会晤势必涉及对俄乌形势的讨论。
诚然,特朗普先前在谈及乌俄和平谈判之际,始终强调乌俄双方达成和解需借助中国的支持。与此同时,美国亦认知到促使俄乌两国进行对话,中国的参与不可或缺。诚然,在中美高层对话框架内,俄乌争端不过是众多议程中的一个次要议题,鉴于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复杂挑战,双方亟需明确各自立场,并探讨这些关键问题的未来走向。哪些紧迫问题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应对,乃是当前亟需探讨的关键议题?首当其冲,中国最为关切的是台湾问题,这也是中美关系中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它构成了中国的政策底线,同时也是美国必须恪守的边界,不可逾越。
其次,针对当前的中美关税争端,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旨在力促制造业的回归本土,同时意图显著缩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然而,特朗普所设定的这两项目标,中国难以协同达成,核心症结实则在于美国自身政策的考量。
最终,双方将探讨美国持续煽动的南海争端,这一议题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能直接影响中美是否会出现直接对抗,因此将其视为核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完全合理。综上所述,此次中美高层会晤极有可能显著塑造未来四年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并对两国间的关系产生持久且广泛的影响。我们殷切期盼此番对话能达成积极、建设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