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将至,远方传来了阵阵轰鸣——那是转会市场复苏的声音。不是传真机发出的嗡嗡声,而是私人飞机引擎的轰鸣声,而这种声音很快又会被更大、更嘈杂的球迷呼声所淹没。
这种声音从未停止。但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声音都是低沉的嗡嗡声,是背景噪音。声音会在夏季集中爆发,到了1月份再次小幅度爆发,而如今的转会市场看起来不太像一种机制,而更像是一项运动。
本周,阿森纳以1.05亿英镑的转会费与西汉姆联达成协议,签下迪克兰·赖斯,这又是一桩典型的英超重磅转会。
“哪支球队是转会窗之王?”人们总爱在社媒上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展开唇枪舌剑。然而,抛开英超俱乐部疯狂、奢侈又引人注目的消费方式不谈,赢得转会窗的球队真的能赢得下赛季的锦标吗?

去年8月5日,在英超新赛季开启的第一天,天空体育公布了由观众投票选出的“夏窗转会最佳阵容”。
其中的门将莱诺(富勒姆)、中卫博特曼(纽卡)和中场埃里克森(曼联),这三名球员用一个赛季的稳定表现证明了自己有资格入选。然而除此之外,其他球员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斯宾斯、佩里西奇、比索马、里沙利松(热刺)、库蒂尼奥(维拉)、努涅兹(利物浦)、库利巴利、斯特林(切尔西)——他们的发挥与球迷们的预期可谓相去甚远。
该项评选是在夏季转会窗还剩三周半的时候——换句话说,是在真正的绝望和恐慌开始占据上风之前进行的。
去年夏天英超金额最大的14笔转会中,有7笔是在此后签下的。其中,卡塞米罗(曼联)和伊萨克(纽卡斯尔联)可谓物超所值,但其他球员就没那么好运了:安东尼(8200万英镑,阿贾克斯→曼联)、韦斯利·福法纳(7000万英镑,莱斯特城→切尔西)、马克·库库雷拉(6000万英镑,布莱顿→切尔西)、努内斯(3800万英镑,里斯本竞技→狼)和帕奎塔(3650万英镑,里昂→西汉姆联),他们的表现有的起伏不定,有的无足轻重,甚至还有的查无此人。

在上半赛季——进入1月的冬窗之前,夏窗的每一天都被视为绝望者的避难所。
根据德勤的分析,英超俱乐部承诺在冬窗支付总计8.15亿英镑的转会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切尔西一家就花了足足2.8亿英镑,超过了西甲、意甲、德甲和法甲的总和。虽然恩佐·费尔南德斯(1.05亿英镑,本菲卡→切尔西)、米哈伊洛·穆德里克(6100万-8750万英镑,顿涅茨克矿工→切尔西)、贝努瓦·巴迪亚希尔(3200万英镑,摩纳哥→切尔西)等人的潜力毋庸置疑,但可以礼貌地说,易主后的切尔西虽然用最快速度完成了阵容大换血,但距离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还有较远的距离。
在冬窗紧急出手的不只有切尔西。利兹联和南安普顿都陷入了保级泥潭,急需补充火力,前者以3550万英镑从霍芬海姆签下乔治尼奥·鲁特,后者用2200万英镑从雷恩签下卡玛尔迪恩·苏莱曼纳,打破了球队转会纪录。圣徒紧急引进的苏莱曼纳和保罗·奥努阿楚表现惨淡,最终提前降级;而利兹联也没好到哪去,最后一轮结束后白玫瑰也回到了英冠联赛。
苏莱曼那和鲁特都只有21岁,年轻且高潜,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应该有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可冬窗向来是一个救火用的转会期,这样的买进难言明智。这句评价适用于切尔西做出的大部分冬季引援。虽然看起来蓝军高层有某种发展计划,但随着天价转会接踵而至,球队场上表现不增反降,球迷的视线和无限的期望无奈地转向了下赛季。阿布时期的蓝军也有过买到水货的经历,但如今伯利FM式(还是开了编辑器的)的球队换血已经很难让拥趸们充满信心。

不过,有的球队还是把转会市场玩明白了,比如布莱顿。海鸥的管理层慧眼识人,能够发现人才、引进人才、整合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在队中成长为英超级别的球星,这一套流程已经成为英格兰足球界罕见的奇迹。还有曼城和利物浦,在瓜迪奥拉和克洛普的执教下,这两支球队在过去的8年里都取得了一些辉煌的成就,他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类型的球员,也知道如何用人。
在经历了多年的起伏之后,阿森纳在阿尔特塔的带领下,在过去的几个赛季里似乎也找到了类似的方法。他们为赖斯支付了1.05亿英镑,使后者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英国球员,超过了曼城在2021年为杰克·格拉利什支付的1亿英镑。
赖斯今年24岁,为西汉姆联出场245次,为英格兰国家队出场43次,正在接近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他头脑冷静,体力很好,早早地在铁锤帮站稳了脚跟。就技术水平而言,赖斯看起来非常适合阿尔特塔的枪手。虽然对于这种类型的中场球员来说,这样的价格还是太高了,但看起来赖斯还是最接近于无风险的1亿英镑以上的签约。
不过,正如下图所示,高额转会带来的失望远比欣慰多得多。

英超历史最昂贵的10笔转会(未包括赖斯)
这张图里还可以再加一些球员:凯帕(7200万英镑,毕尔巴鄂竞技→切尔西)、福法纳、努涅斯,可能还有穆德里克。当然,现在评判一些球员还稍显为时过早——格拉利什在曼城的第二个赛季表现得非常好,所以小小的提醒一下,虽然安东尼、福法纳、努涅斯和穆德里克在英超处子赛季中表现不断起伏,也不要过早地下判断——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昂贵且引人注目的大交易在宣传层面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除此之外,没那么成功的高额转会还提醒着我们:怀着清晰的愿景进行明智的投资才是最佳决策。阿尔特塔和阿森纳肯定会说他们对赖斯就是这么做的。
看看曼城:最昂贵的引援是格拉利什、德布劳内、鲁本·迪亚斯、罗德里、马赫雷斯和(加上天文数字的中介费之后的)哈兰德,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这些转会全部大获成功。反观曼城的竞争对手,比如曼联和切尔西,后两者在高额转会上的失败远远多于成功。在弗格森爵士退休后的十年中,曼联的引援记录从低到高分别是博格巴、安东尼、马奎尔、桑乔、卢卡库和迪玛利亚;切尔西(忽略过去两个窗口的疯狂消费)是卢卡库、哈弗茨、凯帕、莫拉塔、普利西奇和托雷斯。
贵的不一定好,这并不是英超联赛独有的现象。在2017年至2019年间,巴塞罗那在库蒂尼奥、格列兹曼和登贝莱身上总共花费了3.8亿欧元,这一沉重的成本至今仍压在巴萨肩头,还将影响后续很多年的转会政策。同样,皇马也在2019年夏天斥资1.6亿欧元引进了阿扎尔和约维奇。过去5年里,尤文图斯在新球员身上花费了近9亿欧元,一举从意甲的霸主地位跌落,变成了场上表现不佳、场外更加混乱的球队之一。

弗洛伦蒂诺官宣阿扎尔的加盟
但这个现象在英超联赛中更为明显,因为这儿虽然人不都傻,但钱都多。在英超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与此同时,降级也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虽然仍可使用分期付款进行转会操作,但降级后南安普敦的转播收入将从本赛季英超联赛的9500万英镑左右,下降到下赛季英冠联赛的4500万英镑左右。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上赛季后半段圣徒表现得如此绝望——连续解雇两名主帅,在冬窗把全部的希望和资金压在了名不见经传的苏莱曼纳和奥努阿楚身上。在即将消失不见的丰厚分红面前,他们的确非常绝望。
2021年,在斯坦福桥举行的 StatsBomb 会议上,利物浦的研究主管伊恩·格雷厄姆博士提出,即使每次对潜在签约的评估都有90%的确定性,但交易失败的可能性仍约为47%。
格雷厄姆随口说出了一系列可能出错的地方:球员的真实实力低于教练组判断;球员不适应球队的风格;球员在位置竞争中败下阵来;主帅不喜欢球员;伤病多或场外糟心事多;比队里已有的球员强不了多少(相信无论你是哪家的球迷,都能把类似引援对号入座好几个)。
格雷厄姆指出,即使对于这6个风险类别的每一类都有90%的把握,这笔交易成功的几率也只有53.1%(90% x 90% x 90% x 90% x 90% x 90%),而且还必须是一家经营良好的俱乐部。经营状况越好,出岔子的可能性自然越小。

上赛季最为昂贵的10笔转会
近年来,足球界采用了越来越复杂的数据驱动型球探模型,帮助俱乐部做出了更明智的决定,但在格雷厄姆看来,每笔转会的每个方面都有风险。Analytics FC 平台的创始人杰里米·斯蒂尔在2020年接受 TA 采访时说到:“数据并非灵丹妙药。谁也不可能每次都能根据数据签下真正的顶级球员,不过数据可以让俱乐部通过降低交易风险而获得竞争优势。”
每家顶尖俱乐部的招聘部门都使用数据分析,但并不是每个俱乐部都清楚这些数据的含义,以及数据与长期战略和球队当前需求的关系。布莱顿近几年来的愿景和实施都很清晰,与之相对的是,在新任老板掌权下的切尔西,短期效果和长期战略都显得有些模糊。
然而,切尔西球迷的感觉——这种感觉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不可避免——是今夏球队在转会市场上的抛洒金币将使他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恩佐身边会有新的中场搭档,身后换个新门将,身前换个新中锋,再签个新主帅,“新薪向荣”。人们常常觉得,一支球队就算在近几个转会市场上连续投入超过2.5亿英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今夏转会窗中的当红炸子鸡们——赖斯、莫伊塞斯·凯塞多、詹姆斯·麦迪逊、维克多·奥西门、塔米·亚伯拉罕,甚至哈里·凯恩(拜仁正在与热刺极限拉扯中)——他们看起来比近年来一些高价、高风险、低收益的交易要安全得多。
不过,仍然没有百分百打保票会成功的转会。在如今看来,曼城收购哈兰德似乎是一笔无脑下单即可大获成功的转会,但纵使哈兰德进球如麻,他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比赛方式和(至少在理论上的)沉重的期望负担。对主帅和新队友来说,他们也要适应从无锋阵到拥有大中锋的战术转变。

每一笔转会都有风险,花费越多的风险自然越高。有时候,尤其是在转会窗口的最后几周,还未完成补强的球队很可能自乱阵脚,形势的严重性意味着必须调整视野,满足于次要目标的或以前根本没有考虑过的目标,冒更大的风险,花更多的冤枉钱,希望挽救一个赛季,或者减轻主帅、竹席或老板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时候,从弱势而非强势的角度进行转会操作,风险才会成倍增加。
但是转会市场仍然会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个令人沮丧、停滞不前甚至更加糟心的赛季过后。每个球迷都愿意相信这个转会窗口将会有所不同,即使逻辑思维和痛苦的经验告诉他们,一个以犯错而闻名的俱乐部更有可能继续在转会市场上犯错,而非突然脱胎换骨、从此跻身胜利者的行列。
转会市场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但那些头脑发热胡乱采购、或者在截止日期将近时恐慌性采购的买家肯定捞不到什么好处。谁将赢得转会窗口?这是一个伪命题。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做足了功课,清楚自身需要如何补强的俱乐部一定会在转会窗口发挥出色。
经营良好的俱乐部应该在转会窗口开始前或初期,就已经将所有目标和操作都安排妥当。
而其他相对而言没那么“成熟”俱乐部会四处徘徊到8月下旬最后几天,展开一系列充满戏剧性而又非常奢侈的挥霍,然后媒体会为他们冠以“赢得转会窗口”的荣誉称号。但从过往经验来看,在转会期折腾得越狠的球队,越难赢得锦标与桂冠。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原创译文,原文及图片均来自The Athletic网站,不得商用。欢迎各位看官转发、收藏、点赞三连!
作者:Oliver Kay, The Athletic,2023.5.25
译者:小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