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以被命名,但那不是真正的名)
01
首先,我们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那就是老子为什么会说“名可名非常名”?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过“道可道非常道”,通过三个层面论述了“我们只能接近真理,而无法抵达真理”。因为这三个层面都不可靠:
第一个层面是:客观世界不可靠
第二个层面是:人本身不可靠。
第三个层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可靠。
其实还有第四个层面:
就是即使客观世界可靠,主观的人可靠,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可靠,我们可以百分之百抵达真理的彼岸,或者是你通过自己的修行能够体悟和觉知到这个世界的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你要怎么把它表达出来?
目前我们人类只有三种表达方法:
第一种是用言语,通俗的讲就是说话。
第二种是用语言,通俗的讲就是文字。
第三种是用沉默,通俗的讲就是暗示,也可以称之为眼神交流。
比如西周时期的暴君周厉王刚愎自用,听不得批评,于是就找了许多巫师充当特务,在大街小巷里偷听老百姓的谈话,只要谁敢妄议朝政,就立马抓起来处决。最后导致人们在路上遇见的时候都不敢开口打招呼,只好“道路以目”,用眼神互相交流①。
02
显而易见:
“道可道,非常道”,属于言语表达;
“名可名,非常名”,属于文字表达。
遗憾的是,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靠。所以,最好的表达其实是“沉默”,但是老子他能用“沉默”表达吗?不能!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听的懂他“沉默的呼喊”。
孔子拜访他的时候才34岁,所以只能听懂他说出来的话,听不懂他说不出来的那些话。否则老子断然不会抛下芸芸众生,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好老师都像释迦牟尼那么幸运,开坛讲法的时候什么都不用说,只需拈一朵花,就能换来迦叶尊者一个会心的微笑。从此,佛教就有了“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②。
03
后来孔子在晚年的时候终于觉悟了,于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也当着众弟子的面说了一句话:
“予欲无言。”
意思就是:
“我不想再说话了。”
结果,满堂的学生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会心微笑的人。相反,子贡一听都急哭了,就问:
“老师您不说话,那我们上课怎么记录,怎么交流啊?”
孔子失望地仰天长叹: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③
对呀!天什么时候说过话?但四季照样交替,万物依旧生息,一切不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吗?其实孔子这番话背后所要表达的是,老天爷不言不语,我依然能领悟“天之道”,领会“天”的旨意,你们为什么就听不懂我的“沉默”呢?
04
孔子恐怕没有想到,一千年之后,自己的这句话竟然间接的害惨了大唐诗人李白。
话说李白三十岁的时候,夜夜笙歌,日日饮酒,喝醉之后经常吆五喝六,不知天高地厚。结果有一次半夜醉驾,骑着马耀武扬鞭,惊扰了当地长史(省参谋长)的车队。所以李白的酒品在十里八乡那一直是有口皆碑。
后来新长史裴宽上任,李白决定替自己辩白,你肯定想不到,他上书的第一句话就是: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④
裴长史不可能不知道孔子的这个典故,所以这个开篇就等于说:
我李白,不是天,也不是地,是人,所以我不能沉默,我不说你们一群笨蛋怎么知道我李白是什么样的人呢?
但凡是一个正常人,心里恐怕都会有一股扳掉李白门牙的冲动。不过,这个裴长史很有雅量,只是不予重用,并没有对李白怎么样。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借孔子的口吹自己的牛?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人能跟他进行“沉默的交流”。
没办法,“沉默”是最高级的语言,一般人一辈子都无法领会。
05
也正因如此,老子才迫不得已选择了前两种不那么好的表达方式:
“言语和文字。”
而且还特意地提醒我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就是他写《道德经》的初衷。
好,关于老子为什么要写“名可名非常名”问题解决了。接来下的问题就是:“名可名,这两个“名”究竟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们下一节论述。
【参考资料】:1、《国语•周语上》
2、《五灯会元•卷一•七佛》
3、《论语·阳货》
4、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