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以来,中美围绕关税战大打出手,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和供应链震荡。眼见着中美越打越大,这时候,一直沉默的俄罗斯突然给中国递话。满嘴的支持的确是真,但也难掩更大野心。
综合俄媒《塔斯社》的消息,全球多家机构已经预测,因为关税战的因素,未来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恐怕在未来快速下降,甚至是清零。基于这个判断,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日前向中国喊话,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向中国供应石油,中国要多少,俄罗斯就供应多少。
这个消息一出,外界议论纷纷。话说的是很仗义,但背后真实的目的真的单纯是“支持中国”吗?个人看来,俄罗斯这时候给中国递话,很大概率是出于2点,即经济破局和战略捆绑。
很明确一点,当前,俄罗斯原油价格已跌破每桶50美元,远低于俄联邦预设的69.7美元基准价格。这已经导致俄罗斯能源企业利润萎缩,政府财政压力加剧。而与此同时,俄国内通胀率飙升至17.49%,创2002年以来新高。所以,俄罗斯亟需通过扩大对华出口稳定经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若全面替代美国原油进口,可为俄方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缓解西方制裁下的金融孤立。
更大的考量在于战略捆绑。我们要知道,中美对抗的长期性。而俄罗斯现在做的,就是试图通过强化对华能源供应,将两国利益深度绑定。俄总统特别代表鲍里斯·季托夫指出,中国需要“替代美国的供应”,而俄罗斯则需“巩固与中国等伙伴的关系以确保经济稳定”。这种合作不仅限于能源领域,还涵盖人民币结算、区域经济组织协作,从而构建去美元化的贸易体系,削弱美国金融霸权对俄压制。
而在经济破局和战略捆绑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难掩俄罗斯巨大的野心,即乌克兰问题的利益瓜分。尽管美俄关系在特朗普任内一度缓和,但俄乌冲突僵局及西方制裁的持续,让俄罗斯始终无法顺利吞下胜利果实,相反,还在不断“流血”。这就迫使俄方必须寻求外部力量支撑。
而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性,也让普京警觉。美国一边声称支持乌克兰主权,一边又因为“美国优先”政策导致了对乌援助摇摆。俄罗斯若通过中俄合作强化对华依赖,可借中国之手向美国传递信号:若美方希望中国在贸易战中让步,则需在乌克兰问题上对泽连斯基政府施压,例如限制对乌军事支持或推动妥协性和谈。这种“以经促政”的博弈逻辑,使俄罗斯得以在中美战略竞争间隙拓展地缘空间。
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中俄合作存在功利性在里面,但对双方的战略意义是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