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们今天聊聊一个让美国专家都坐不住的话题:歼35。可不是什么小道消息,这可是堂堂《国家利益》杂志登出来的文章,作者布兰登·J·韦切特,这名字听着就挺有分量。他话说的可直白了,歼35的量产,能让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制空权灰飞烟灭,甚至,甚至……“征服世界”!这话说的大,是不是有点夸张?咱们慢慢分析。
布兰登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把歼35夸了个遍。隐身性能如何出色,发动机推力有多猛,速度有多快,作战半径有多远……反正就是好得不得了。 当然,吹得再天花乱坠,咱们也不能盲目乐观。 作战半径这块儿,布兰登自己也承认,歼35相对来说有点短板。但别忘了,它是舰载机啊,主要部署在咱们的福建舰上。说到这儿,我得插一句,福建舰这艘航母,那可是咱们海军的一颗闪耀明珠,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妥妥的国之重器。 在福建舰上,歼35的作战半径,跟美军的F35C相比,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这就好比,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比赛项目不同,没法直接比速度,你说是不是?
关键是,布兰登预测,歼35将在未来的战争中给予中国决定性的优势。为啥?他认为,未来可能的冲突,很可能就发生在中国周边。而咱们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歼35生产。这可不是吹牛,咱们的工业实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想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咱们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都能支援前线,现在更是今非昔比。 这就如同在自家门口打架,一边是后勤补给充足,装备源源不断;另一边,则要舟车劳顿地跨洋越海,补给线漫长,这仗还怎么打?
更有趣的是,美国空军上将吉尔马里·霍斯蒂奇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歼35的量产,会终结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制空权优势。 两位,一位是军事专家,一位是资深军官,观点如此一致,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就像两个完全无关的人,却同时给你指出了同一条路,那这条路,八成是正确的。
布兰登还提到,歼35的年产量可能达到100架! 如果真能做到,那咱们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代机机队了。 这影响力,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全球战略层面的。 这就好比,你手里突然多了一把王炸,对手再厉害,也得掂量掂量。
不过,我个人觉得,布兰登这篇文章,恐怕还有别的深层含义。他如此高调地吹捧歼35,会不会是想劝咱们放缓,甚至暂停六代机的研发?毕竟,如果中美在六代机领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美国来说,那可是更大的威胁。 这就像一个高手,看到对手练成了绝世武功,便开始故意示弱,企图迷惑对手,暗中积蓄力量,以期在下一轮较量中占据优势。
有意思的是,就在布兰登的文章发表之后不久,中国在2024年年底进行了疑似六代机的试飞。而美国那边,却暂停了六代机项目数月,说是要重新评估方案。 这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一边是稳步推进,一边是瞻前顾后,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美国暂停了六代机项目后,又开始琢磨着升级F22来弥补战力不足。 这就像一个落后的拳手,在比赛中被对手打得鼻青脸肿,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在台上耀武扬威,却无力回天。
总而言之,布兰登的文章,看似在夸赞歼35,实则暗藏玄机。它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五代机和六代机研发上的现状和差距,也预示着未来空战格局的巨大变革。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未来,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这还得看咱们自己的努力。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是歼35真的如此强大,还是布兰登在故弄玄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