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李讷近照,注意看她的坐姿,终于知道她为何没去纪念堂

青橘罐头呐 2025-01-08 09:41:39

前言

上个月,我们迎来了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的日子。

纪念堂前,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怀着无比崇敬之情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瞻仰伟人的遗容。

然而,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们却发现一个重要的身影并未出现,那便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李讷。

这一缺席,瞬间让许多人的心揪了起来,毕竟李讷已步入84岁的高龄,是否是因为健康原因而缺席的呢?

李讷与父亲毛泽东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中国多地城市战火连天,日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在陕北延安这片充满希望与革命热情的土地上,李讷呱呱坠地。

她的诞生,为毛泽东和江青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喜悦与温暖。

延安的窑洞,虽质朴简陋,却成为李讷最初的成长摇篮,见证了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模样。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解放的重任,每天工作非常繁忙。

然而即便身处内忧外患当中,毛泽东依然对李讷倾注了深深的父爱。

在难得的闲暇时光里,他会轻轻将李讷抱在怀中,父女两人其乐融融。

与其他兄弟姐妹相比,李讷非常的幸运,她自幼便能常伴父亲左右,在毛泽东的身边度过了完整的童年时光。

中南海的小径上,留下了他们父女俩漫步的身影。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毛泽东会耐心地为李讷讲解路边花草的名字,也会为他讲解故事词句。

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是李讷一生当中最珍贵的回忆。

不过毛泽东对李讷再疼爱,也绝非毫无原则的宠溺。

从不享受特权的李讷

毛泽东深知,被宠溺的孩子是不能培养出坚毅、质朴的品质的。

因此在李讷的成长过程中,毛泽东始终要求李讷不能因为自己是主席的女儿就搞特权。

李讷在上学时,毛泽东特意嘱咐她,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爸爸是毛泽东。

并且让李讷在家长一栏填写李德胜,还有工作人员王鹤滨的名字。

就这样,李讷如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般默默融入校园生活。

同学们和老师们都未曾知晓,这个低调、朴实的女孩,竟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女儿。

李讷生病住院时,毛泽东更是格外叮嘱工作人员不许李讷报真名,更不许透露她与自己的关系。

到了医院,李讷以“沈娟”这个化名进行住院登记,对外宣称是毛泽东身边保卫人员沈同的女儿。

在医院里,她像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样,接受普通的医疗护理,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她与其他病友一同排队检查、治疗,病房里的她和其他孩子并无二致,丝毫没有因为父亲的身份而获得额外的关照。

还有在“三年困难”时期,李讷在北京大学读书,当时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实行定量供应。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李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将自己的粮食定量申报为21斤。

有一次回家,毛泽东询问她在学校的生活情况,李讷如实相告。

毛泽东听后,既为女儿的觉悟感到欣慰,又不禁露出一丝忧虑。

毕竟李讷当时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21斤的定量,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孩来说着实有些紧张。

后来李讷告诉父亲,学校考虑到学生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期,将定量统一调整为27斤,毛泽东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点点滴滴,包含了毛泽东对李讷的爱,以及对她严格的教导。

婚姻的一波三折

随着李讷渐渐长大成人后,婚姻大事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毛泽东对女儿的婚事极为关注,他有着明确而朴实的期望,希望李讷能在老百姓中找一个配偶,而非凭借家庭背景攀附权贵。

李讷也谨遵父亲的教诲,在母亲江青的安排下,李讷结识了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

两人初次见面后相谈甚欢,一起探讨了艺术、文学,分享着对生活的憧憬与梦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性格、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最终这段感情未能修成正果,两人遗憾地分道扬镳。

后来,李讷来到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在这里她与一位服务员彼此欣赏,两人在劳动生活中逐渐产生了感情。

李讷看中了对方的踏实勤劳,而对方也欣赏李讷的质朴善良。

不久后两人决定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毛泽东得知此事后,见对方为人忠厚老实,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不久,夫妻二人迎来了儿子的诞生,初为人母的李讷沉浸在幸福之中,她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然而事情再次事与愿违,由于和丈夫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差别,在婚姻中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多。

曾经温馨的生活逐渐被争吵所取代,最终两人还是无奈地走向了离婚。

离婚后的李讷生活非常困苦,独自承担起了抚养儿子的重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当时的工资微薄,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每到冬天,家中连两床厚实的被子都买不起,她和儿子只能挤一床被子,相互依偎抵御严寒。

为了节省开支,她每天都要早早地去菜市场排队,只为能买到便宜一些的蔬菜。

买煤球时,她也会因为钱少而精打细算,反复比较价格和质量。

生活的琐碎与艰辛使得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即便如此她仍旧谨遵父亲的教诲,未曾利用自己的身份寻求特殊帮助。

1983年,李讷的姻缘终于迎来了坦途,李银桥夫妇将王景清介绍给了李讷。

两人相处后发现彼此的文化水平相近,有许多共同话题。

1985年李讷与王景清结婚,踏入了第二段婚姻,摆了一桌酒席,许多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都来祝贺。

王景清比李讷大13岁,在生活中对李讷非常照顾,几乎不让李讷干家务活,打扫卫生、卖菜等琐事他一个人全都承包了。

两人还经常在闲暇之余切磋书法,共度的近 30 年风雨岁月里,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相依相伴。

这在几十年中,李讷经常会到纪念堂缅怀父亲,尤其是在每年12月6日和9月9日两个特殊的日子。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李讷却未能出现在纪念堂。

李讷抱憾缺席

如今已经年满84岁的李讷,缺席毛主席诞辰纪念日一事引起了大家的关心。

从一张李讷的近照中便可看出,她为何没有现身纪念堂。

照片中的李讷身体明显变得浮肿,坐姿显得僵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感。

不难看出,她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不然想必李讷不会缺席父亲的诞辰纪念日。

还记得在毛主席诞辰105周年之时,李讷早早地来到纪念堂。

工作人员从远处认出了她,想到李讷的身份理应安排特殊通道,让她无需排队直接进入纪念堂。

但李讷却谢绝了这份好意,她坚持要和群众一起排队,不搞特殊。

在父亲的雕像前,她献上鲜花,深深地鞠躬,默默倾诉着对父亲的思念。

那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父亲温暖的怀抱。

参考信源:

2012-06-21 光明网——毛泽东小女儿李讷的婚事

2024-12-26 澎湃新闻——多地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堂、韶山故居今日上下午均开放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