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采购与风险管控政策将进一步收紧。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全力打造依法合规、公开透明、集约高效的供应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增强采购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推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规范化、精益化、协同化、智慧化发展。
《指导意见》也是首次对中央企业非招标采购进行统一规范的国家部门规范性文件。该文件的出台,引发了市场层面持续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01
央企采购金额扩大
强监管势在必行
采购管理是企业提升运营质量、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采购工作,对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采购行为,全面提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企业采购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采购规范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央企业采购金额规模不断扩大,提升采购监管工作水平必要性愈加凸显,业界认为,这是国资委与发改委在此时出台《指导意见》的重要原因。
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央企直接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超200万户企业,央企在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采购行为直接影响着供应商的订单和下游企业的销售。通过强化规范采购行为,能够促进央企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从内容上看,《指导意见》结合中央企业实际,特别针对近年来巡视、审计等反映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央企采购管理工作重点方向。从推动中央企业强化采购寻源和供应商管理、发挥采购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等方面,对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有国企人士表示,此时出台《指导意见》,能够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采购工作,切实提升监管工作水平,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中央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
02
强化采购寻源与供应商管理是关键一环
对于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市场普遍认为,强化采购寻源和供应商管理是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值得关注的是,在采购方式上,除招标方式外,《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询比采购、竞价采购、谈判采购、直接采购4种央企非招标采购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合信息)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沈东辉认为,《指导意见》以较大篇幅明确规定央企非招标采购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在此之前,国有企业非招标采购管理存在一定空白,各企业对非招标采购政策把握不一、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一,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
“从近几年的内外部检查情况来看,非招标采购领域合规性问题屡见不鲜。2024年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对标评估工作和2024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电子采购交易规范 非招标方式》等最新政策导向也都反映出,国家和行业对非招标采购管理明显加大了力度,这需要中央企业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采购监督要求。”沈东辉说。
可当前的现状是,强化采购寻源和供应商管理,成为央企执行国家采购监督要求的一大难点问题。
“执行环节的难点在于,供应商的内部情况很难被外人察觉。直到与我们对接的销售经理离职,我们才发现供应商的业务已经难以为继;我们通过公开招标评选出的各方面都很优质的供应商,前年年底,他们的现金流就断了。”一位国企某项目负责人说。
这种现象和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
随着当前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趋严,国有企业正在加大力度建设风险、合规、内控“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据了解,目前国有企业在加强包括采购管理等工作在内的内控体系建设中,遇到了普遍性的难点和问题,首先是风险清单、内控清单、合规义务清单一体化建设困难,即如何建立一个既能涵盖全面风险,又能明确内控措施,还能确保合规义务落实的一体化清单架构和内容,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难点之一。此外,还存在跨部门协同与沟通不畅、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足等难点和问题。
供应商管理方面,对于央企来说,对供应商进行大数据排查具有难度。这体现在央企的合作商众多、排查任务重,如华润集团等大型央企的供应商库规模达到10万+;此外,关联方关系多样化且隐蔽性强,如股权关联复杂、人员关联复杂等。
《指导意见》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强化中央企业间供应商信息和考核结果的公开、共享和规范应用,探索相关行业内部建立高风险供应商名单,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高风险供应商名单信息共享,同时不得将未纳入高风险供应商名单作为参与采购的基本资格条件,不得将有解决纠纷诉求的合规供应商纳入高风险供应商名单管理,不得排斥或限制潜在供应商。
一些央企内部已经建立了供应商黑名单制度。8月9日,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发布的《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的通报(2024年8月)》显示,国网冀北公司决定将某集团公司列入系统招标采购黑名单1年。
03
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业界认为,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国有企业建设风险、合规、内控“三位一体”管控体系。
近期,国资委明确表示,将支持中央企业电子采购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依托电子采购交易网络搭建交易平台,实现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线、永久可追溯,提升采购数智化水平。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国企业采购交易寻源询价系统等数智化手段,广泛开展寻源比价,有效识别供应商弄虚作假、串通报价、履约能力不足等风险,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做好动态管理和评价工作。中央企业还可以对供应商实施量化考核,综合供应商考核结果及资质信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分级管理供应商,深化与优质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
在沈东辉看来,中央企业在构建风险、合规、内控“三位一体”管控体系的过程中引入数字化、人工智能风控管理工具,有助于解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实时监控、协同管理等多个重要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例如,在风险识别环节,通过风控管理工具的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够获取供应商的多维度数据,如企业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行业口碑、信用评级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潜在风险因素,如供应商的资金链紧张可能导致供应中断,或频繁的法律诉讼可能暗示其经营存在问题等,能够提前识别风险;通过利用工具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如当供应商的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交货延迟次数达到设定值等情况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企业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能够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在这方面,中国航油集团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与合合信息旗下启信慧眼的合作,是目前业界的一个成功案例。
近期,中国航油集团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与启信慧眼达成SaaS合作,将启信慧眼的数据与部分功能以插件形式集成到集团内部合同管理系统中,实现多项风控能力提升,赋能集团成员及子公司业务人员日常风控提效。
中国航油集团是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央企,合合信息是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技术、C端和B端产品以及行业解决方案。旗下启信慧眼基于合合信息·启信大数据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多种细分业务场景,打造出数字化风控营销SaaS平台。
启信慧眼关系排查功能主要用于挖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潜在关系,在“招标采购、贸易风险排查、国央企内控合规、审计”等场景下有重要的作用。启信慧眼的关系排查功能经过多个500强客户的业务实践应用,产品功能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能够实现单次上万家企业批量排查,能够深度穿透15层关系层级、关联度标记、白名单过滤,实现“关系降噪”等。
与启信慧眼的深度合作,是中国航油集团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风险、合规、内控“三位一体”管控体系的有益尝试。
对此,国企改革领域专家学者认为,中央企业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采购交易管理体系,需要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体系,建立更大范围的寻源询价机制,推进在线监管实时链接,深化供应商管理,从而带动上下游发展,提升腐败治理效能。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
官网:cn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