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韩信很励志,然而情商不足,却影响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李悟空 2022-07-01 17:49:32
楚汉时期号称兵仙的韩信好像一出手就战无不胜,也没说他师承何人,那么他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自学成才。少年时期看兵书战策学习,在项羽军营中的经历也是观察学习的一个过程,后期韩信的背水一战多多少少是受到了项羽的影响。

韩信也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用现在的话讲,在项羽军营中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工作前的实习经历,学习的机会很多,而韩信又是此中的有心人。

社会实践方面的学习也远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效。

韩信正式受命刘邦的大将军一职后,用兵不拘一格,从来不把兵法死搬硬套,用兵之道鬼神莫测,让敌人摸不清头脑,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这方面只能说人家的军事天赋足够,自己学习也足够努力。因为同时期自学读过兵书的肯定有,同时从军的人肯定也不少,但韩信却做到了出类拔萃。

而且作为军事家他不像孙膑和庞涓拜师鬼谷子,他没有显赫的师承,也没有将相世家的出身,学习条件艰苦,但他同样做到了出人头地、傲视群雄。

古时候很多有名的将领都是有师承的,像后世的诸葛亮和庞统拜师水镜先生。有老师指点和自学不是一个概念,自学会走更多的弯路和付出更多的心力。因此自学成才的人更为难得。

韩信就是自学成才的典型。

谁说自学不管用?皇天不负有心人。所以我们没有学历没关系,完全可以自学成才。出身不好没关系,只要你有心学习,选对自己擅长的方向,扬长避短,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不是说做到了这些就一定可以成功,大功名的人从来都只是少数,但普通人想要成功,做到这些一定是前提!

韩信是“谋战派”的代表人物,统兵作战的能力很强,可惜却没有当老板的打算,他的谋士蒯通多次劝他称王自立,可韩信始终犹豫不定。当断不断,到后期兵权地位一步步被刘邦削弱以后,想要造反已经是难上加难!

格局不够,最终身死妇人之手,可叹可悲。

作为打工仔,却没有打工仔的觉悟,在老板刘邦危难之时提出封王的要挟,被刘邦记恨在心。刘邦有一次问韩信自己最多能统领多少士兵,他骄傲地说自己是多多益善,讥笑刘邦不懂带兵,说他最多只能统领十万,明显的情商不够。月圆则缺,骄兵必败。

虽然后来称赞刘邦是“将将”的帝王,但是韩信骄傲的心态已经发芽,这一次谈话就已经埋下了后来苦果的种子。

直接藐视老板刘邦,刘邦心里能好受?这个情况像极了后世的杨修和曹操,在老板面前太过卖弄自己,遇到心胸狭窄的老板,等待他的结果可想而知。功高震主,出格的事情做多了,韩信后面的结果也是水到渠成。

除了这一点事实上韩信的短命坊间流传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创造的十面埋伏阵法。

这个阵法几乎没有活路,对比古人的网开一面,网开三面,他的做法杀气太盛,做事太绝,有损福报,这些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性格决定命运,选择决定命运!

如果韩信能够自立山头,那么三国的局面在汉初就可以提前上演,最终谁能统一天下,还真是不好说,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少有十全十美的人,学习古人,我们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断成长,不断升华。韩信自学成才的励志故事就是对我们后人最大的激励。

世事如棋局局新,棋理不变古今通。

悟空心中如意笔,静谈天下风云事。

1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2-07-07 12:06

    韩信其实是高智商的,但心慧低,当初自己要封王就是实证。 人要学萧和张良::::不争空名则一辈子泰安

  • 2022-07-07 12:13

    韩信不能立国,他的心慧不如刘邦,韩信之勇犹如董卓吕布,吕布也像能立国呢! 你飞出人类历史并知天道逻辑就知韩信自立其实不成立:: 刘邦不敌韩信,却注定天下主。要冲出人间事看人间才目一了然:: 韩信犹如终失天下的英雄项羽:::: (纯粹英雄本身从不可以天下安定主,犹如秦隋是注定过渡者)

  • 2022-08-03 22:28

    韩信:::从史记深度分析是高智者,可惜了缺一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