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身上有许多未解谜团。
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到的格外优待。在被俘的近400名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将领中,杜聿明被照顾、保护的最好,一直到1981年去世,都受到很高的礼遇。
一直以来,笔者对此不是很理解,为啥连溥仪都只是一般待遇,一众国民党被俘将领都回归朴素,而杜聿明将军不同于别人呢?
一、出书
坊间流传有不少关于杜聿明被优待原因的说法。
比如周总理关照说,又比如争取女婿回国说,再比如招降在台黄埔同学说,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说法都没有充足的事实支撑,从逻辑上也很难说的通。
比如周总理关照一说,杜聿明固然是黄埔一期生中的佼佼者,但在押黄埔前几期出身的高级将领所在多有,周总理对他们基本上一视同仁,不存在厚此薄彼。
那位响震宇内、令人敬佩的著名科学家女婿,似乎也不能列为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后,爱国科学家纷纷冲破美国阻力回国,靠的是爱国主义情怀,而非小恩小惠、私情笼络。
招降在台黄埔同学也有一定合理性,这是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只因为这一点就刻意优待杜聿明,也似乎不够充分。在押高级将领大多有黄埔渊源,人民政府对他们的优待理应一致,杜聿明也好,黄维也好,宋希濂也好,文强也好,大家本该一样对待。
为何独独杜聿明受到礼遇最高呢?
笔者近阅1986年出版的一本奇书,从中察知一些历史隐秘,与众位军史同好分享一二,可略略探知杜氏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诸般礼遇的大概原因。
这本书名《杜聿明将军》,出版于1986年,系由起义将领或被俘后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集体撰述而成,作者分别是郑洞国(原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司令)、侯镜如(原十七兵团司令,1949年8月起义)、覃异之(原第八兵团副司令兼52军军长,后起义)、文强(原国军中将,在东北及淮海战场与杜聿明共事)、郑庭笈(原第四十九军军长)、杨伯涛(原十八军军长)。
这本书的启动时间,大约在1981年杜聿明去世之后。
人死之后方可盖棺定论,这是通例。也正是因为人已仙去,很多当年不敢讲不好讲的事,才能说出来。
杜聿明将军的很多战争往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此书中记述的与网上流传的各种故事并没有太大出入,如长城抗战、野人山惨剧、昆仑关之战、昆明逼龙云、争夺东北、辽沈战役、淮海被擒等史实,都是确凿无疑的。
只不过多了一些细节描写,阅之思之,令人又生兴趣。毕竟杜聿明一生七十七载,所做之事,思想内核,并不是几次战役就能概括全的。而新中国对杜聿明的礼遇,想来就是与他当年做过的一些事情有关。
过多的既往细节不再引述,只从东北时期一件事讲起,这是最能反映杜聿明水平的。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谈杜聿明解放后受礼遇,不应该探求人民政府的考虑吗,为何要从解放前杜聿明身上说起呢?
笔者以为,一个人受不受尊重,最根本的凭恃,是他的思想、作为,或者在某一领域是宗匠级人物,或者在某一阵营是卓尔不群者,或者在某些事情上做出不凡成就。谈论评价杜氏之地位,从他在东北的作为入手,应该是客观的。
二、杜氏狠招
杜聿明于1945年10月18日,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次月,即率13军、52军仅两个军的兵力向东北大举进击,抢占了各大城市。
这两个军虽说都是国军精锐,但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两个军无疑显得单薄了些。但杜聿明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在乱哄哄一片中掌握了军事先机。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两年,直到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杜聿明一筹莫展,才不得不称病退出东北。
如果仅就军事上看,国共两军在东北构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第一阶段,国军进攻,解放军退守。第二阶段,解放军守中带攻,扩大解放区,国军收缩。第三阶段,决战。
可以说,最大的学问就在第二阶段初期,攻守之势为什么会倒转?
我方原因已经被学术界分析解说的很明白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广大农村进行了土改,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了力量上的优势。
国民党方面呢?难道没有人懂行,没有人去争取更广大民众的力量,只执行单纯军事路线?
并不是。
蒋介石起初派了一整套军政班子过去,国民党党部机关作用非常弱,姑且不说,军事和政权方面都有得力的人。
熊式辉出任东北行营主任,张嘉璈为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蒋经国为外交部东北特派员。
又将东三省划为辽宁省、辽北省、安东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共九个省,各省都委派了省主席。
熊式辉是蒋介石阵营元老级人物,资历极深,军政两界都非常有人脉。
张嘉璈则是民国著名实业家、银行家,被誉为帮蒋介石“管钱箱子”的。
蒋经国作为外交部特派员到东北,直接代表蒋介石意志。
杜聿明又是蒋最为信任的黄埔将领。
政权、军事、外交、经济四大要害部门,都是最心腹得力之人,可见国民党高层对东北的重视程度,与中共是别无二致的。
包括把东三省划分为九个省,笔者以浅鄙之见试揣之,大概国民党政权对自己在基层的组织能力并不是很自信,以简要初组之班子,不敢遽行原有大省管理模式,而是将东北划为一独立行政区域,由熊式辉统领,以度过草创之期,并以行政分割的形式,分化瓦解遗留在东北的数十万伪军。
这个制度设计和人事派遣,不能说没有道理。国民党最初在东北的控制,是相对健全与有力的。在国民党露出贪占劫收拉丁抽夫的真嘴脸之前,东北百姓起初也比较欢迎国军。
这是进军东北之初,东北民主联军屡屡失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再好的设计,再好的中枢领导机关,都需要有强大有力、组织缜密的基层政权组织来执行,换言之,基层一线要有得力的干部。
笔者在各方资料中,并未见到熊、张等人有何措置。从陈诚后来到东北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来看,熊式辉到东北后在人事方面所做最大工作,应当是挑选关系密切的人占据各省要津,以组成能受他绝对控制的人事盘子。
军事方面,熊式辉虽与杜聿明合作甚洽,所有大事悉以委之,并不干预军事指挥,但在基础力量建设方面,熊氏对杜的支持也实在有限。东北保安司令部所辖十几万部队,大部分都是杜聿明积极扩充并整理的,1947年6月杜聿明退出东北,陈诚扩军之所以快速取得成绩,拼凑出50多万军队,兵从哪里来的?大部分都是杜聿明收编的伪军。
杜聿明虽是军人,却比熊式辉更有远见。
1946年5月,在基本掌控东北军事主动权之后,他做了一件时人并不理解,但却有非常长远意义的事:创办干部学校。
这是笔者认为,杜聿明一生之中少见的创造性成就,其中蕴含的政治境界与人生格局、办事方法,超越了绝大多数国军将领。
杜聿明当时请来一位高人焦实斋,此人在英国留过学,曾任河北大学教务长,是一位办学的高手,杜聿明请他来筹办一所大学。
列位,国民党办校自有传统,如黄埔军校,如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前身即为黄埔,但有所扩大),如果说办校就是狠招,岂不是国民党自早在20年代就开始狠起来了?
自然不是如此说,因为杜聿明办的这所学校,与黄埔军校迥然异之。
三、无奈中止
杜聿明这所学校,与黄埔军校以及后来的中央陆大等不同之处在于,培养的不是速成军人,而是速成干部。
众所周知,黄埔的精华在前六期,后来的黄埔军校生都是速滥之极,中央陆大更是沦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镀金和交朋友、养人脉的产房,并没有多大作用。
杜氏所办学校,据文强等人回忆,目的并不简单,而是为军事底定之后,为东北政权建设提供大量人才。
因此所设学科,并不止于政治和军事。在焦实斋的操办之下,大学共设四个学院:文学院、工学院、化学院、农学院。
单就院系划分,就可看出杜聿明的雄心。在当时社会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一旦培养出成百上千的干部,将立即成为东北各大政治、军事、经济和工业系统的干才。
为了使学校减少阻力,杜聿明建立了一个董事会,请熊式辉出面做名誉董事长,把东北九省的主官们都拉进来做董事,以及沈阳市长董文琦,东北名流臧启芳、王家桢、马毅等等。
这是什么考虑呢?拉一堆行政官员,他们又不懂教育,岂不是增添阻力?
杜聿明另有深意。原来这所大学并没有官方背书,没有公拨学费。杜聿明请示了教育部,回复说办学没问题,经费需要自筹。杜聿明便从东北保安司令部军费中抽钱来办学。
让这些官员们参与,无非来个雨露均沾,好让他们不对办学横添阻力。
杜聿明和一帮官员们商量,给这所大学取名为中正大学,报到南京,蒋介石高兴的大笑,当即正式同意。
这所学校第一期学生招收了1000名,规模说来相当庞大了。
以军人身份创办综合性大学,在国民党方面非常罕见,可以说绝无仅有。
虽说后来随着杜聿明黯然离开东北,这所大学也迅速枯萎,但这个培养路子是对的。当年中共在延安创办抗日军政大学,聂荣臻在晋察冀创办随营军事学校,都快速培养出大批可信可用的基层干部,满足战争和建设的需求。
培养方法固然不同,但理念是一样的:不搞军事速成,而是进行全面才能的培养。
杜聿明后来非常痛心这所大学半途而废,曾经声称他的大学如果能办得下来,和东北共军比行政和组织能力绝对不落下风。在他计划中,靠这一批干,可以在东北长期坚持,抵消中共在东北农村所做的土改、争取民众工作。
文强也曾私下里吐露过,以杜聿明的才能,若真是掌握了一大批行政人才,当东北王不在话下。
后来陈诚在东北扩军,卫立煌在东北推行坚守待变的策略,说白了都脱不了杜聿明当年设下方略的范围。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国军军事上败的那么快。
杜聿明被俘后,在功德林改造期间写下很多回忆文字,为避免引起中共猜忌,把他曾经做过的很多事都避而不谈了。——多说一句,其实所谓猜忌,只不过是他根据国民党那一套政治惯例猜测,我党的战犯管理政策对大家一视同仁,而且说到底,一员败将,还有什么可猜忌的呢……
杜聿明后来在我党管理干部的开导下,连他在抗战中的功劳都一一写了出来,比如缅甸远征军的始末,昆仑关战役,云南解决龙云经过,他都一一写下。三大战役他参与了两场,也都如实地记录了经过。
唯独办校与中共抗衡这件事,他始终没有展开说过,这番苦心,也可以理解。大概是怕中共认为,他窥破了中共得天下的一些奥妙。
他那帮黄埔同学也一直遵守这个默契,写回忆录时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直到1981年杜聿明去世,文强、郑洞国等诸位好友,不忍他当年的英风就此尘埋黄土之下,这才在这本《杜聿明将军》一书中,用极小的篇幅,约略讲述了一下经过。
只可惜,杜聿明极其珍之重之,可资争夺天下的策略,在当年竟被陈诚弃如敝履。
1947年7月陈诚到东北接任军政大权时,讥讽杜聿明说:“军人就管带兵打仗,挖空心思占用军费办学校,不知搞的是什么花样。”
结果呢?嘲笑别人没几天,陈诚在东北遭遇比杜聿明更大的败绩,时人笑之曰:陈诚陈诚真能干,火车站南站通北站。
历史的夹缝中,透着太多黑色幽默。
杜聿明一仗不贏,自损大军百万,弄废新一军,丢了东北三省。这功劳封个副主席,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