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疫情和俄乌战争,推动跨国资本在印度掀起新一轮投资热。外国投资助力莫迪的提振印度制造业政策。曾经步履蹒跚的印度制造业,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善。外资外企的涌入,将推动印度经济的腾飞。
一、疫情和俄乌战争,推动跨国资本在印度掀起新一轮投资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c3d556be94f9ba4d841f6d23f695b07.jpg)
最近两年,精明的印度不仅用卢布换来大量的廉价俄罗斯石油,还利用中美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关系,吸引各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的投资,企图在发达国家供应链多元化中受益,推动本国制造业的发展。
9月12日半岛电视台发布的一篇报道称,印度第二大电子产品制造商迪克森技术公司,在2021年初才开始为摩托罗拉公司组装智能手机,但它在今年8月份已经接到指令,要求在今年四季度增产至60万部,并自2024年1月起增产至85万部。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接到了其中国母公司联想集团组装平板电脑的订单。迪克森公司的业务进展顺利,订单不断增加,并因此计划增加投资扩建工厂,以满足其生产需求。
The wire网站报道,印度2023年上半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为710亿美元,已经逼近其最大邻国的同类数据。
二、外国投资助力莫迪的提振印度制造业政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fac171b4f971ea095a4b3b52e1fe939.jpg)
迪克森公司是受益于印度总理莫迪提振印度制造业政策的众多印度企业之一,该计划接近成功的背景,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全球跨国公司特别是西方公司,希望将其供应链进一步多元化。
迪克森公司首席财务官索拉布·古普塔表示,这项产业在印度面临许多机会,因为全球品牌企业都朝向了倾向于保持多个制造基地的多元化战略。
莫迪政府主导的制造业提振计划,是一个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该计划为制药、纺织和电子等一系列行业的企业提供现金激励。计划推出后一度困难重重,但疫情期间投资印度的企业突然增加。俄乌战争爆发后,跨国资本在印度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
根据莫迪的制造业提振计划,符合条件的公司如果在未来5年之内,每年都能够将其销售额提高至基准年之上,即可获得现金奖励。这对本来就有计划在中国之外分散供应链的跨国公司而言,简直就是瞌睡遇到枕头。
在智能手机领域,这些激励措施的作用范围为提升原销售额的4%至6%,并对5家本地公司和5家外国公司开放——只要它们能够实现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外国公司只有在生产出厂价不低于200美元的产品时才能从这些激励措施中受益。
三、曾经步履蹒跚的印度制造业,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337cd50f569494eb926b1525263e8a3.jpg)
印度的制造业一直落后于其最大邻国,在过去几十年来,印度一直难以实现制造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8%-19%以上的目标,印度历届政府都试图刺激其制造业,以期创造为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引擎,但却收效甚微。
在2015年,莫迪政府发起了“印度制造”的运动,以激励印度企业在其国内制造和组装产品。次年,印度政府对手机各种零部件征收一系列关税,以迫使电子企业在印度国内制造这类产品。
在这些旨在激励本地生产的最新举措中,新德里在上个月宣布,将会限制那些拥有特殊许可证的公司进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但在遭到强烈的反对之后,印度政府决定将获得许可证的最后期限延长至今年10月底。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虽然各大跨国企业不太可能减少它们目前在中国境内的工厂,因为中国本身就是它们所推出的新产品的重要的巨大市场。但这些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选择印度等其他国家来扩大产能或更换现有设施,而印度的制造业提振计划也受益于此,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善。
贸易数据显示出印度工业化的一些初步的成功迹象。在去年,印度出口了包括iPhone在内的、价值148亿美元的智能手机设备,创下历史新高,而其进口额则为176亿美元。进口额意味着其智能手机制造业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自2017年开始在印度组装iPhone SE以来,苹果公司尤其加强了它在印度境内的业务,目前约有7%的iPhone是在印度生产的。
去年,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科技巨头开始在印度境内组装iPhone 14手机,据报道,该公司已开始在印度境内生产iPhone 15手机。
四、外资外企的涌入,将推动印度经济的腾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66306a86d7ac36317d050eaf6c0cfc0.jpg)
尽管印度正在努力发展其工业基础,但是该国目前仍然严重依赖电子元件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其最大邻国。
在截至今年7月底的12个月内,印度共进口了价值735亿美元的电子产品,成为该国继石油、宝石和珠宝之后的第三大进口类别。
印度评级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苏尼尔·辛哈表示,“真正的增值在于制造业,而不仅仅是产品组装,但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
他补充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需要鼓励该国制造业的支柱----其中的小型企业,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供应商。
但是这些中小型企业要成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劳动力培训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如此,莫迪仍然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发挥其影响力,希望印度能够成为新的资本投资周期的中心,因为这可以为其制造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力。而在2000-2020年上一个周期中,其最大邻国是全球资本投资的中心。
毫无疑问,外资与外企的涌入,一定会对印度的小型企业产生连锁效应,虽然会有时间滞后。印度的小型公司面对着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它们需要支持和需求结构才能启动。而外资外企对印度的投资,带来了这样的支持和需求结构。
外资外企对印度经济的推动,将类似于10年前、20年前外资涌入中国所发生的那样,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的地址在中国,这一次,在印度。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