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LCD屏幕在15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几乎绝迹。据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达6.61亿部,渗透率高达55%,而LCD的份额持续萎缩,仅在中低端机型或特定市场仍有少量应用。
尽管OLED已成主流,仍有一批用户坚持“LCD永不为奴”,而他们的坚持或许即将迎来转机,国产面板商将推出新一代OLED屏——Real RGB OLED屏幕即将量产,解决传统OLED屏幕的诸多痛点。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华星光电已成功出样Real RGB OLED屏幕,预计今年量产上市。与传统OLED不同,Real RGB OLED采用完整RGB子像素排列,每个子像素独立自发光,使同分辨率下的清晰度媲美LCD,同时优化了屏幕寿命和功耗。
LCD屏的每个像素点,由RGB三个原色子像素组成,通过控制每个子像素的亮度和色彩,实现丰富的颜色显示。
OLED 通过自发光的二极管,控制注入子像素发光材料的电流大小,实现 R G B 的显示。但B(蓝色)子像素用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不够高,为了让RGB三原色的亮度相同,R子像素就得承受更大的电流。时间一久,就可能会出现烧屏现象。
为了解决传统OLED因蓝色子像素寿命较短的问题,厂商采用PenTile排列(如钻石排列、周冬雨排列等),通过减少红蓝子像素数量、增大其面积来延长寿命,但这也导致文字边缘发虚、清晰度下降。而Real RGB OLED回归1:1:1的RGB排列,彻底解决像素折损问题,使显示效果更接近LCD的锐利度。
长期以来,OLED制造依赖日本的超因瓦合金掩膜和蒸镀机,而Real RGB排列因工艺复杂、良率低,被厂商视为“不划算”的选择。但近年,国产面板厂商在这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
TCL华星采用喷墨印刷技术,直接微米级打印发光材料,无需金属掩膜。
维信诺则开发了ViP技术,通过光刻工艺精准沉积RGB子像素,实现1700+ PPI的超高分辨率。
由于成本较高,Real RGB OLED初期可能仅用于旗舰机型。但它的出现,可能吸引部分坚守LCD的用户转向OLED,尤其是那些因烧屏、文字毛边等问题拒绝OLED的消费者。
OLED中的LCD!新一代国产OLED屏即将量产,不烧屏且显示效果更好。随着国产OLED技术持续突破,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份额已超越韩国。
在今年Real RGB OLED的规规模化量产之后,标志着国产屏幕技术正式进入“领跑阶段”,未来不仅手机屏幕的显示体验将迎来新一轮升级,而且寿命更长,LCD屏再也无法“永不为奴”了。
量产后三星又再输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