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啊,寒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李作朋缩着脖子站在区医院大院,心里哇凉哇凉的。
这已经是第三次来体检了,前两次都因为身体原因被刷下来,这次他只是跟着大队来送人,压根儿没想着自己还能有戏。
医院走廊里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儿。
突然,一个姓陈的医生喊他:“小伙子,来帮个忙,这材料太多了,缺人手。”李作朋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就过去帮忙整理资料、登记信息。
他高中毕业后就在大队小学教书,也负责大队部的文书工作,写写算算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他正忙活着,武装部的赵木山部长过来了。
赵部长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突然说:“小伙子,你这做事挺细心,字也写得不错,要不要也试试体检?” 李作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解释说自己体重不够,眼睛也有点近视,已经被刷过两次了。
赵部长笑着说:“没事儿,试试看呗,说不定这次就成了呢!”
还真别说,那天中午李作朋也不知道咋回事,胃口大开,吃得比平时多得多。
站上体重秤的时候,嘿,刚好达标!
赵部长乐得直拍大腿:“看来老天爷都帮你小子啊!”李作朋心里那个激动啊,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测视力的时候更紧张,手心都出汗了,就怕这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好在最后也顺利通过,后来才知道,赵部长在里面帮他说了不少好话。
接下来的政审和家访都很顺利,入伍的事儿算是板上钉钉了。
走的那天,他娘红着眼睛给他收拾行李,一件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
他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话不多,就默默地帮他整理新发的军装。
李作朋是家里的独子,爹娘嘴上不说,心里肯定舍不得。
可他们知道,当兵是儿子最大的梦想,所以啥也没说,只是默默支持他。
新兵连三个月,那滋味,真酸爽!
队列训练,他总是跑得最慢,但他愣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从没掉队。
武装泅渡,他是班里唯一的旱鸭子,可愣是练到最后,也顺利通过了考核。
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杠杠的!
因为在学校和毕业后经常写稿子,字也写得不错,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选到了团政治处报道组。
说实话,离开战斗连队,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看着老战友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他总觉得像是走了“捷径”。
但他转念一想,组织把他安排在这儿,肯定有道理。
他得好好干,干出点名堂来!
在报道组,他主要写简报和通讯稿件。
刚开始那会儿,经常被退稿,一篇稿子改七八遍是常有的事儿。
他就把每次修改的意见都记在本子上,慢慢摸索,一点点进步。
每次写稿子遇到瓶颈,他就去各连队转悠,跟战友们聊天,找灵感。
炊事班的老陈师傅对他特别照顾,总给他留点好吃的。
老陈师傅说过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当兵嘛,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你写稿子也是为部队做贡献。”
渐渐地,他的文章开始被采用,甚至还有几篇上了军区报。
宣传股的杨股长看到他加班加点的劲头,经常鼓励他:“小李啊,写文章就像打靶,要多练才能命中目标。你小子有这股钻劲儿,以后肯定有出息。”
77年底,团里开会研究干部提拔。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李作朋被破格提拔为宣传干事。
这在当时可是很少见的,他满打满算才当了两年兵,连班长都没当过。
不少老兵私下里议论,说他是靠笔杆子走的“后门”。
这些话传到他耳朵里,他没解释,就想着用行动证明自己。
每次有大项活动,他都主动申请跟战士们一起训练。
有一次野营拉练,他背着相机跟着侦察连走了三十公里山路,拍下了他们训练的精彩瞬间。
那些照片后来在军区军事大比武展览上还得了奖,让不少人对他刮目相看。
78年秋天,军区首长来团里视察。
团里把撰写欢迎稿的任务交给了他。
他反复修改了十几遍,经常走到半路突然想到更好的措辞,就赶紧跑回去改。
团首长都没想到他会这么用心。
就这样,他被推荐到了军校进修学习。
在军校的两年,他的眼界一下子打开了。
他遇到了来自全军各部队的优秀学员,他们的经历让他明白,军队是个大舞台,每个岗位都很重要。
他也学会了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养成了系统思考的习惯。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师政治部工作。
每次下基层采访,他都坚持跟战士们同吃同住。
有一次采访特种部队,为了体验他们的训练强度,他主动参加了一天的训练,结果疼得三天都下不了床。
正是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他收获了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
93年,他被提拔为师政治部宣传文化科科长。
98年军改时,他转业回了老家工作。
他这辈子,遇到了很多贵人,尤其是当年帮他入伍的赵部长。
要是没有他,他这辈子可能都跟军旅无缘。
当然,机遇也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人生中,惊喜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抓住机遇的能力。
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没什么实际用处,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