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的“十误”说,为何不包括田家镇惨败?10万太平军损失殆尽,5千艘战船被焚毁,李秀成只字未提,貌似这次战斗没啥影响。
1864年7月,南京城内一千嘈杂声,湘军炸开了几十米城墙,杀入城内。曾国荃太累了,他三天三夜没有休息,故而蒙头大睡。
曾国荃呼噜睡大觉,纵容士兵劫掠、烧杀,就算是作为补偿,给他们“犒赏”,却苦了南京城内广大百姓,成为湘军掠夺的对象。
李秀成趁此机会,掩护幼主洪天贵福突围,自己亲自断后。李秀成不幸被俘虏,关押在两江总督府,曾国藩亲自审问他。
李秀成对太平天国,已经尽力了,但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并非他所能挽回。为了把太平天国的事迹留住,李秀成写了数万言自述书。
李秀成自述,对太平天国灭亡原因,提到了10点因素。其中,有关军事战争的有4场,分别是林凤祥北伐、曾立昌增援北伐、秦日纲第二次增援北伐、林绍璋湘潭惨败。
天京事变之前,三次北伐以及湘潭惨败,太平军固然损失惨重,但阵亡人数都不如秦日纲的田家镇之战,规模上也没法比。
林凤祥北伐,太平军2万,全军覆没。曾立昌北伐,太平军7000,在临清全军覆没。秦日纲北伐,太平军4000,半路就逃回来,太平军毫无损失。湘潭之战,2万大军溃败。
田家镇之战,规模究竟多大呢?杨秀清在南京遥控指挥,并派人送来几座巨大的木簰,俢筑水上堡垒,调集各路大军,总计10万人,与湘军进行决战。
太平天国水师,除了部分留在南京之外,也全部杀到田家镇,总计5000艘战场。可以说,杨秀清是下了血本,但结果很惨。
秦日纲督师,严格按照杨秀清的部署来战斗,被动消极防守。湘军先摧毁连接田家镇、半壁山两岸的铁链、浮桥,焚毁下游5千艘战船,然后夺取半壁山。
半壁山丢失,湘军得到太平军的火炮,狂轰对岸田家镇,且浮桥已经被摧毁,秦日纲觉得没必要防守,直接逃回来。
两个月战斗,太平天国10万大军一败涂地,5千艘战舰被彭玉麟焚毁,可谓损失惨重。此后,太平天国再没水师,湘军水师控制了长江航线。
无论是步兵损失,还是战船焚毁,田家镇之战在“数量”损失上,都远超三次北伐以及林绍璋的湘潭惨败。
那么,为何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田家镇之战惨败只字不提呢?太平天国灭亡10大原因,为何不包括田家镇之战?
客观看待历史,李秀成不把田家镇之战列入太平天国灭亡10大原因,自有他的道理。因为,从战略角度看,田家镇惨败的后果,远没有三次北伐、湘潭惨败大。
太平天国最强悍的劲敌是谁?不是八旗、绿营,而是曾国藩的湘军。李秀成自述书中,尤其强调湘军之强悍,对曾国藩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湘军为何能发展壮大,并成为太平天国最凶恶的敌人?杨秀清战略失误,没有把精锐士兵投入关键战场,而是陪着湘军“升级”,一发不可收拾。
林凤祥北伐,所率领的2万人马,是太平军最精锐的劲旅,主要将领都是一流选手。曾立昌的7000精锐,是从西征战场抽调,以及扬州守军,都是百战精锐。
孤军北伐,还是夺取燕京,2万人岂能成功?攻坚作战,缺乏后勤补给,却要攻克清朝的统治中心,无疑是痴人说梦。太平军野战强,攻坚战就未必。
无论是林凤祥的2万北伐军还是后来曾立昌增援北伐的7000兵马,如果这些太平军不投入北方战场,而是西征长江中游,湘军连崛起的资格都没有。
1853年6月,太平军西征,兵马一万出头,此时才北伐一个月。曾立昌救援北伐,时间是1854年2月,林凤祥已经从天津退守阜城,并即将撤到连镇。
曾国藩什么时候训练湘军呢?1853年3月,太平天国拿下南京,曾国藩在湖南长沙练兵。1854年4月,湘军才训练出来,人数17000余人。
一年时间,因兵力不足,太平天国西征搞添油战术,让湘军有了崛起机会。如果林凤祥在1853年5月,率2万精锐老兵西征上游,而不是北伐中原,一年时间里,太平天国估计都拿下整个南方了。
长江中上游,清军不多,也没人是林凤祥、李开芳的对手,况且太平军补给充足。林凤祥、李开芳从金田起义开始就是前锋,打完全场的顶级战场指挥官,是西王萧朝贵麾下最能打的猛将。
杨秀清为了弱化西王力量,派林凤祥、李开芳去北伐,却壮大了湘军。至于湘潭惨败,也是杨秀清胡闹的结果。为了限制韦家、石家,杨秀清让毫无经验的林绍璋率西征主力,韦俊、石祥祯反而得配合他。
林绍璋2万大军覆没,石祥祯的3千偏师在靖港之战吊打湘军,曾国藩两次表演投水自尽。韦俊则第二次攻克武昌,太平军也才6000余人,以偏师取胜。
石祥祯、韦俊的胜利,不足以抵消林绍璋湘潭惨败的损失。如果湘潭获胜,太平军夺取长沙,本就看不惯曾国藩的湖南官绅,将会把湘军扼杀在摇篮中。再则,太平军夺取湖南,引爆天地会起义,湘军也没土壤。
相对于北伐、湘潭惨败,田家镇之战在战略上的影响要小得多。5千艘舰船,又不是专业化战船,而是民船、渔船,本就不能战斗,留着也是累赘。
10万大军,很多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精兵不足4千,而湘军则是3万。湘军水师,对太平天国水师拥有压倒性优势,杨秀清的木簰战术,以及秦日纲的盲目服从命令,太平军当然失败。
曾国藩获胜,以为太平军不堪一击,对湘军更加自信,也失去了理智。结果,还没从田家镇之战的巨大胜利中缓过来,曾国藩就在湖口被石达开、罗大纲反杀,湘军死伤众多,韦俊反攻湖北,第三次夺取武昌。
从战略角度看,田家镇之战,也让太平军将士更加清醒,他们认识到了湘军的强大,并调整自己的作战风格,从而接连获胜,若非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势不可挡。
逻辑混乱臭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