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姑姑,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权倾朝野,深度参与朝政,直到在先天政变中被李隆基消灭,那么为什么太平公主最后会输给唐玄宗李隆基?

太平公主剧照
其实有2个原因:
一是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是一个绝对的禁卫军继承法时期。
虽然太平公主是个打牌高手,手里也有不少好牌,但李隆基靠着自己的势力直接掀桌子终结了比赛。
二是太平公主相较于武则天和韦皇后,她本人并不具备身份加持。
皇后、太后临朝的不少,从来没听说过公主也能掺和的,她实际上需要依附于皇权也就是李旦,通过李旦来除掉李隆基,而当李旦决定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表明立场后,太平公主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战胜李隆基了。

武则天剧照
其实太平公主也好,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好,虽然都想效仿武则天,但她们的实力和条件压根远远无法和武则天相提并论。
武则天之所以能当女皇,是因为她是李治主动推到台前的旗帜,在李治不方便干,以及中后期因为风疾干不了的情况下,武则天就是李治天然的盟友。
李治本人自扳倒长孙无忌后就彻底掌控局势,麟德之后的二十年里,武则天受李治授权参与了很多政事,在朝堂和禁军中培养了大量班底。
换言之,二圣临朝本来就是一体的,夫妻俩合伙做生意,那么在李治死后,大权自然而然就归武则天了。

唐高宗李治剧照
李弘早逝,李贤有跟他妈打擂台的架势便被轻松拿捏,而李显李旦无论是资历还是势力都远不足以跟武则天相提并论。
所以李治临死前下诏:“军国大事有不能决者悉数交由天后处置。”武则天则可以轻松废掉李显,杀死裴炎、程务挺,乃至后来屠戮李唐宗室最后完成改朝换代。
归根到底,武则天早就以皇后身份成为了大唐两位董事长之一,二十多年的布局积累形成了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在李治死后彻底一家独大,甚至这股势力在李治后期自己都不好处理。

韦皇后剧照
而韦皇后虽然看似也拿着武皇后的剧本,但李显跟李治比起来就差的远了。
李显在太子和第一次皇帝生涯的班底本来就不多,很快还被连根拔起,之后被流放了十几年,等到再次被立为太子时也是战战兢兢,神龙政变是五王跟李旦、太平公主的谋划,李显属于被强行绑上了战车做了旗帜。
由于李显本身就没有多少根基,韦皇后跟安乐公主这两个依附于李显的人就不可能培养自己的势力和班底,李显称帝后韦后靠着和武三思结盟拉拢武家,结果李重俊的景龙政变又杀了武三思。

李显剧照
李显本人只当了五年皇帝就离奇死了(关于李显之死是否真的是安乐公主所为有待商榷),韦皇后根本来不及反应,她压根不具备实力控制局势,仓促间靠那几个韦氏宗亲空降到关键岗位没有什么用,朝臣和禁军压根不会服你,韦后、安乐公主与李重茂统治的脆弱显而易见,大把的人想拿你们的人头换个大功。
于是李隆基抓住机会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了韦氏党羽和安乐公主。
太平公主的地位能这么显赫,是因为武周朝李显李旦都被严防乃至一度生死难料,而太平公主作为李家的女儿武家的媳妇,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于是她就可以填补这一生态位,培植自己的势力。

等到中宗朝时,李显本人都是被大家集体扶上来的,那自然就得给各路势力股份分红。太平公主则得以走向台前,并通过参与唐隆政变拥立李旦来进一步提升地位。
但即使在睿宗朝太平公主的地位非凡,她本质上依旧只是皇权用来制衡和补充的产物。
李旦对她一方面确实有兄妹之情,他们老李家经过了过去三十多年持续的政变后更尤其稀缺了,何况李旦对于权力的欲望并没有那么重。
另一方面,李旦需要她来制衡日益强盛的太子李隆基,以让自己能够掌控局势。就是说虽然李旦早已经决定把大位传给李隆基,但在他活着的时候肯定不希望搞出“父慈子孝”的戏码。面对这个神似太宗的儿子,李旦说完全没有顾忌是不现实的。

李旦剧照
可李旦也从始至终没有废除李隆基的想法。经过了唐隆政变后,无论是李旦、李成器还是朝廷重臣,都知道李隆基就是下一位皇帝。
于是针对李隆基的党羽和势力可以适当剪除,但一旦涉及到李隆基本人,李旦绝不松口,到最后不惜退位禅让给李隆基,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旦希望太平公主能知难而退,安心的当她的公主顺便帮自己制衡李隆基,而具体的事务还是交给三郎去干,自己则掌握着最终决断权。

李隆基剧照
然而太平公主的野心却不愿意止步于此,她继续对李隆基步步紧逼,进一步把持中书门下,看似在宰相群体优势占尽,甚至禁军统帅都有自己人,问题是宰相群体对废除皇帝毫无帮助,而韦皇后的结局已经证明控制禁军统帅远远不等于控制禁军。
归根到底,此时能压住李隆基的只有靠着名分加持的李旦,当李旦决定支持李隆基时,太平公主光靠党争或者人事调动,是没有办法杀死比赛的,如果想杀死比赛就得端掉李隆基本人。
对于其他各方需要站队的势力来说,支持太平公主端掉李隆基就得进一步端掉李旦,因为太上皇和皇帝已经是一体的了,可端掉李旦李隆基之后又扶谁上位呢?

太平公主剧照
扶你太平公主上位,你死后皇位是传给姓薛的还是姓武的?如果扶李成器或者其他李唐宗室上位,那放着现成的李隆基不用,搞这一圈是图啥?
当然,史书中说是太平公主先打算发动政变,李隆基才被迫提前下手的,关于这一点和“韦皇后安乐公主谋杀李显”一样存疑。
而李隆基本人则不一样,他只需要端掉太平公主就可以了,他如今已经是皇帝,是太上皇的儿子,唐高宗的孙子,太宗文皇帝的重孙,高祖的玄孙,此前亲自铲除了韦氏集团,名分功绩应有尽有,继承大统完全名正言顺。

唐朝此时已经有数次政变案例,李隆基本人更是亲自发动了唐隆政变,更何况如今又有名分加持,于是依样画葫芦,靠着自己的班底发动先天政变,武装斩首了太平公主的势力,连同太平公主本人一起带走,李旦见状也彻底交权。
自此唐朝也结束了自高宗中期以来四五十年的宫廷阴谋与政变,进入了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