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住,不是谁都配消耗你的能量,得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李舟 2025-04-26 15:07:30

资料来源:《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元年

董卓权倾朝野。

这天,中郎将徐荣急匆匆地来到董卓面前,拱手道:“相国,我同郡有个前任冀州刺史公孙度,才能出众,可堪大用。”

董卓一听,大手一挥:“行,那就让他当辽东太守!”

公孙度走马上任辽东后,那手段可不含糊。

他依法处置了郡中一百多家豪门大姓,这一下,整个辽东郡都震动颤栗起来。

接着,他又征讨高句骊,西击乌桓,一时间威风凛凛。

这天,公孙度把亲信柳毅、阳仪等人召集到跟前,说:“汉室如今摇摇欲坠,我看这天下迟早要变。我打算和诸位一起共建王国,干一番大事业!”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

说干就干,公孙度把辽东郡一分为二,设了辽西、中辽郡,还各设了太守。

之后,他又渡海攻取东莱郡下各县,委派了营州刺史。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公孙度的野心也膨胀到了极点。

他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还建起了汉高祖、光武神庙,公然代表皇帝发号施令。

郊祀天地、耕藉田、乘鸾车,什么排场都搞了起来,甚至设置了旄头、羽林骑,俨然一副帝王做派。

1、割据成功的核心。

从历史背景和战略逻辑来看,公孙度的辽东割据是东汉末年乱世中地方势力崛起的典型案例。

辽东地处边陲,远离中原混战中心,且董卓为制衡关东联军,默许其独立。

公孙度借朝廷名义合法化统治,又利用辽东豪强碎片化(百余家小豪族)的特点,通过暴力清洗快速集权,避免了刘表式妥协。

主要有2个手段。

对内镇压:诛灭豪强既消除统治阻力,又通过土地再分配收买平民和军队,强化集权基础。

对外扩张:征高句丽、乌桓既树立威望,又以战争整合军队,避免内部倾轧。

这种“先安内后攘外”的策略远超同期许多割据者。

为什么无法争霸天下呢?

辽东远离核心经济区,农耕潜力有限,人口、物资难以支撑长期大规模战争。

即便整合辽西、中辽郡,总实力仍不及中原一州。

相比之下,曹操“挟天子”占据豫兖,袁绍坐拥冀州,均具人口和粮草优势。

中原混战本是机遇,但公孙度需先稳固辽东,待试图西进时,曹操已统一北方。

其扩张节奏慢于中原整合速度,错失时机。

而且他虽立汉庙、郊祀天地模仿帝王礼仪,但边地政权缺乏文化正统性。

对比刘备“汉室宗亲”或曹操“奉天子”,公孙度的“平州牧”头衔难以吸引士人投效,人才储备薄弱。

2、逆袭路径。

公孙度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靠着一套“边角料逆袭”的操作,硬是把辽东这块“穷乡僻壤”经营成了独立王国。

他的故事,简直就是给当下普通人写的一本《低成本翻身指南》。

第一,选对赛道比拼命内卷更重要。

辽东为什么能割据?

因为它远离中原战场,豪强少、竞争弱。

普通人想翻身,与其在北上广和985卷王们抢饭碗,不如找“价值洼地”:比如新兴行业(AI)、下沉市场(县域经济、小众需求),甚至海外机会。

就像拼多多靠“五环外”逆袭淘宝,你得学会“错峰出行”。

第二,暴力破局,别被“体面”绑架。

公孙度一上台就砍了百余家豪强,迅速集权。

普通人想逆袭,也得有“破圈”的狠劲——该学硬技能就死磕Python,该攒第一桶金就摆摊跑外卖,别纠结“学历贬值”“35岁危机”。

市场只认结果,清高换不来房贷。

第三,先立根基,再图扩张。

公孙度先稳辽东,再打高句丽,最后才试探中原。

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既要又要”:存款10万就想炒股暴富,刚入职就想创业当老板。

正确的姿势是:主业保生存,副业试水性,等资源、人脉、经验攒够了,再All in升级。

第四,认清天花板,别硬刚“天命圈”。

辽东再强也打不进中原,就像普通人靠工资攒钱永远追不上房价。

但你可以换思路——一线买不起就买二线,打工没出路就做IP、搞私域。

记住:鲤鱼跳不过龙门,但能变成酸菜鱼卖爆直播间。

第五,时间差就是生命线。

公孙度输在动作太慢,曹操统一北方了他才想扩张。

普通人翻身更要抢窗口期:10年前闭眼买房,5年前all in短视频,现在可能是AI应用或养老产业。

机会永远有,但只留给“先扎营寨再打粮”的人。

总结一句话:找冷门赛道,用狠劲扎根,靠时间复利,别和趋势硬刚——这才是普通人翻身的路径。

3、选择。

人生路上,选择那真是太重要啦!

某种程度上,选择可比努力还关键呢。

就好比走路,方向选错了,再努力往前走,那也离目标越来越远。

所以啊,得跟着一个积极向上的、聪明进取的老板,找个好行业、好工作去干。

我有个朋友,之前跟着一个没啥上进心的老板,公司业务没啥起色,他自己干得也憋屈。

后来跳槽到一家有潜力的公司,跟着一个很有想法的老板,事业那是蒸蒸日上。

这就说明,选对老板和行业,那成功的几率就大多了。

还有啊,不能别人随便说两句,就开始内耗。

有的人听别人批评几句,就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没精神了,这多脆弱啊。

一定得明白,不是谁都配消耗咱的能量,别把那些不相干的人的话放在心上。

得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专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

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谁的工作不是千头万绪的?

但不能被这些繁杂的事儿给吓住了。

很多时候,考验你的不是能不能把这些活儿都干完,而是能不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就像打仗一样,你得先搞清楚哪个是主要的敌人,集中火力去攻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得学会做选择,选对了方向就使劲儿往前冲。

别管别人怎么说,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儿。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实现最终的目标。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