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媳妇的噩梦!
“妈,你们住这儿我都快崩溃了!
”丝米,这个从德国远嫁到中国的小媳妇,对着婆婆吼出了这句话。
故事得从一个月前说起,她和中国丈夫郭凯刚办完婚礼,小两口在县城过着甜蜜的二人世界。
谁知道,这幸福日子没过几天,郭凯的爸妈就打着“照顾儿子儿媳”的旗号,搬进了他们的新房。
丝米本来想着,公婆来了就来了,毕竟是长辈,总得尊重。
可谁知道,噩梦就此开始。
没工作在家的她,被迫放弃睡懒觉,每天得早起伺候公婆。
婆婆嫌她做饭不好吃,家务也做不溜,天天“调教”她。
公公呢,虽然没明说啥,但每天吃饭的时候,总念叨着郭凯工作多辛苦,丝米啥也不会干。
丝米心里那个委屈啊,本想着郭凯能替她说两句,结果他倒好,软弱得跟个面团似的,啥都听他爸妈的。
在德国,可不是这样的。
公婆才不会干涉小两口的生活,反而会刻意保持距离,给足自由空间。
丝米越想越觉得憋屈,跟郭凯抱怨了几次,结果他不是让她忍着,就是说要尊重父母。
丝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厕所里的秘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丝米发现了一个让她彻底爆发的“秘密”。
因为早上厕所太挤,公公竟然偷偷摸摸地跑去他们主卧上厕所!
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忍?
丝米觉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场家庭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爸,您怎么能这样?
这是我们的卧室!
”丝米气得直哆嗦。
公公被抓了个现行,低着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丝米越说越激动,把这些天的不满全都倒了出来,哭诉着公婆来了之后,她有多不适应,他们的各种行为让她有多反感。
她想逼着公婆主动离开,毕竟这事儿要是长辈自己提出来,还能大事化小。
可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丝米的预料。
她这一闹,不仅没让公婆知难而退,反而引来了他们的辱骂。
郭凯也觉得她太过敏感,还处处维护自己的父母。
公公更是直接开骂,说丝米狼心狗肺,他们来帮忙照顾,她不但不感激,还想把人撵走。
离婚威胁,谁怕谁?
“你们要是再不走,我就离婚!
”丝米彻底爆发了,她用离婚来威胁,想逼着公婆搬走。
郭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恋爱了三年,结婚才一个月,丝米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他觉得父母来帮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丝米的情绪也太大了。
而丝米呢,觉得郭凯根本不为她着想,把她当外人一样指责。
婆婆一看这架势,赶紧出来打圆场,说他们尽快回乡下,不在这儿添乱,给小两口留点空间。
那天,公婆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但丝米和郭凯之间,也因此产生了裂痕。
郭凯开始对丝米做的饭挑三拣四,甚至拒绝和她沟通。
丝米开始怀疑,自己把公婆赶走,到底是对是错?
她想起了大学时期,自己远赴中国留学,和郭凯相爱,还有他去德国向父母求娶自己的场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不明白,恋爱时对自己百般疼爱的男人,怎么在婚后父母的事情上,就变得这么拎不清。
公婆走了,丈夫又对自己冷暴力,丝米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彻底失去了方向。
洋爸妈来撑腰!
“不行,我得找人评评理!
”丝米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室友,赶紧约她们出来见面。
室友们听了她的遭遇,都觉得她做得没错。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公婆住在一起,实在太不自在了。
更何况,丝米还是个远嫁的姑娘,受了委屈,连发脾气都要小心翼翼的。
在室友的建议下,丝米给德国的父母打了电话,哭诉自己的遭遇,还要求他们来中国住一段时间。
德国父母听了女儿的委屈,心疼得不行,立马决定去中国给女儿撑腰。
他们商量了一下,觉得郭凯要是没法改变,那不如早点离婚。
半个月后,丝米的父母飞到了中国。
郭凯一看洋岳父岳母来了,立马变了个人似的,又是赔笑脸,又是殷勤招待。
丝米呢,白天带着父母到处逛,晚上回家就等着郭凯做饭。
德国父母住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一遇到什么事,都喊郭凯帮忙。
仅仅一周的时间,郭凯就有些受不了了,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丝米,岳父岳母什么时候回去。
丝米装作没听懂,说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面,这次好不容易来了,得多住一段时间。
郭凯无话可说。
半个月后,丝米的父母主动找到了郭凯,问他:“这种滋味怎么样?
”
郭凯这才明白,丝米当初的感受。
他主动向丝米道歉,承认自己之前的错误,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德国父母也明确地告诉他,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他们也会为丝米撑腰。
郭凯把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也让丝米感动不已。
后来,两人的关系恢复了正常,丝米也怀了孕。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
公婆又借着来看望丝米的名义,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打算重新住下。
公公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丝米怀孕了,当初离婚逼我们走的那套,现在可不管用了!
”
丝米心里暗暗冷笑,心想:“这次,我可不怕你们了!
”
结尾:这个故事的结局,或许并不完美,但它引发了我们对于婚姻、家庭关系的思考。
远嫁的媳妇,真的就应该忍受婆家的“传统”吗?
夫妻之间,又该如何平衡父母和爱人的关系?
或许,真正的幸福,不是一方的妥协,而是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就像丝米的德国父母一样,即使远隔重洋,也要为女儿撑腰,让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这才是婚姻里最坚实的后盾。
而作为丈夫,更应该站在妻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她忍耐和付出。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和谐、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