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成都有火锅,有茶馆,有银杏,还有大熊猫,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城市还藏着中国西部最密集的高等教育资源。
从百年学府到行业顶尖院校,从艺术殿堂到技能型高校,几十所全日制高校汇聚于此,为西南腹地注入蓬勃活力。今天,咱们就走进成都,看看成都的教育实力究竟有多强。
一、综合实力强劲的顶尖学府
若论成都高校的“金字招牌”,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成都的双子星,自然当仁不让。
◆四川大学
创办于1896年的四川大学,是中国西部最早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华西校区的钟楼与荷花池沉淀着百年文脉。
这里诞生了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华西口腔医学院,其学科实力连续多年位居亚洲第一;高分子材料、水利工程等学科同样处于国内顶尖梯队。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则以“中国电子类院校排头兵”闻名,在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等领域与华为、中兴等企业深度联动。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互联网龙头企业都非常喜欢电子科大的学生,不止是私企,电子科大的毕业生进军工等各类央企也是毫无压力。
毕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每个行业都需要新工科人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电子科大及其学生们正在书写着电子信息时代的硬核篇章。
这两所985高校,一所以文理医见长,一所以新工科立身,构成了成都高等教育的天花板。
二、特色鲜明的行业强校
在专业领域深耕的院校中,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作为211院校,毫无疑问堪称行业标杆。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大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黄埔军校”,从詹天佑纪念馆到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座“高铁人才摇篮”参与了国内80%以上高铁技术研发。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大则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光华校区的货币金融博物馆里陈列着从贝币到数字人民币的金融史诗,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常年位列全国前五。

此外,四川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传承着巴蜀文化底蕴,其基础教育学科覆盖幼教至高中全阶段。成都理工大学依托地质勘探传统优势,在页岩气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屡获国家科技奖;而西南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高校代表,各民族学生共聚一堂,构建起独特的文化研究体系。
三、艺术与技能的多元舞台
在成都,艺术院校与职业院校同样绽放异彩,这些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将课堂直接延伸至产业一线。
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流行音乐学院曾走出李宇春、谭维维等音乐人。四川美术学院成都校区则将艺术创意融入城市肌理,其动漫设计、环境艺术专业与成都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紧密对接。
在职业教育领域,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国产大飞机C919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学生实训车间里可近距离接触真实航电设备。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培养的路桥工程师已成为基建队伍中的生力军。
为什么要选择成都的高校?
其一,产教融合的实践沃土。成都拥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华为成都研究所、京东方科技园等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学生在大二即可进入项目组实战。
其二,低成本的高品质生活。相比北上广,成都高校食堂便宜许多,地铁沿线租房价格仅为一线城市1/3,但太古里、东郊记忆的潮流体验丝毫不打折扣。
其三,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成都被誉为最宜居的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从校园社团到城市咖啡馆,从学术讲座到独立书店沙龙,年轻人总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

笔者有话说
无论是追求学术高峰,还是钟情艺术创作,抑或渴望掌握一技之长,在成都的高校里总能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
如果成绩好,直接选川大、电子科大;如果成绩很不理想,那么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每年不少毕业生进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其数量甚至超过很多985、211,毕业后直接端铁饭碗。
总之,成都用麻辣鲜香的生活滋味、古今交融的文化底蕴,以及“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机遇,为每段青春提供成长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