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差班惊现“尊严式躺平”:课堂睡觉成为对抗分班的无声抗议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4-02 19:24:34

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初三学生是怎么学习的?这是不少家长非常关心的事,近日,一位老师发了一篇文章,引发无数网友围观。

一位九年级教师正在给“动态淘汰班”上课。这个班级的学生,是学校三年来通过“末位淘汰”筛选出的“牛鬼蛇神”——优等生被不断抽走,违纪生持续塞入。当教研室领导巡课发现,班上不少学生趴着睡觉,于是气势汹汹地冲进教室,试图拍醒一个趴着睡觉的学生时,迎接他的是一声怒吼:“你踏马的吵什么吵?”领导僵在原地,教师沉默以对。评论区瞬间炸锅:“睡觉的学生,竟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引用自@温柔的星空1Ec)

这些孩子这么差天天睡觉,为什么还愿意去学校?

一条高赞评论揭开真相:“学校里多留几个睡觉的学生,社会上就少了几个混混。”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完。打工都不会有人要。这并非戏言,某校初一“睡神”每天准时到校,躺地酣睡一年半,考试全交白卷;初三班级里,10名“睡神”与5名“勉强及格者”共享教室(数据来自@米多95、@小岛百姓)。当这种班级沦为“回收站”(睡觉反而成了差生们最后的体面——不闹事、不影响他人,已是这群少年对规则的妥协。

评论区,不少网友披露自己所在学校也是这样,美其名曰“分层教学”。这样分层教学的效果如何?

老师痛苦,学生痛苦。老师看不到希望,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分班时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实则是校长追求升学率的遮羞布。”动态淘汰造了双重恶性循环:被抽走优生的班级士气溃散,被塞入差生的班级管理瘫痪。一位带过“睡神班”的教师坦言:“学生连逆袭的机会都被剥夺,除了躺平还能怎么反抗?”(更荒诞的是,某些农村学校已将“安静睡觉”纳入三好学生评选标准(@可靠荷叶Du),这是对教育异化的黑色反讽。

当巡课领导发现不少学生睡觉,老师熟视无睹的时候,面对领导的质问,那位九年级教师的反击——“有本事你去管!”——道出了差班教师的集体困境。他们被迫在“严管引发冲突”与“放任遭到处分”之间走钢丝。评论区一位老教师感慨:“能守住教室底线,已是差班教师最大的功德。”不是差班老师愿意躺平,他们已经在尽自己最大可能挽救愿意学的孩子,不愿睡觉的孩子。

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初中课堂困境现状?

有,即是校长严格按照教育方针政策办学,放弃唯分数论,实现从管人到育人的转变。不分好班、差班。面对升学率压力时,能坚持用"成长档案袋"替代模拟考排名作为教学改进依据。当评价从"分数裁判"转向"成长伙伴",教育才能真正完成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升华。

写在最后

那声“你踏么的吵什么吵”,撕开了教育功利化的脓疮;教师含泪默认的姿态,折射出系统变革的紧迫。当课堂上的鼾声变成生存策略,或许我们该思考: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安放尊严的位置,而非在淘汰赛中沦为“安静睡觉的好孩子”。而这些转变,需要校长们有面对升学压力时的教育定力。

你认为初中分好班差班,是挽救学生还是在摧残教育?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