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小桌面的紧凑,大桌面为了整体观感,一般需要将设备更好的藏起来使用。干活的小桌面完全体了,下面带大家来看看影音游戏+直播桌面的布置思路,希望能给大家起到参考作用。

桌面结构不多说,基本系统划分为了六大块,思维导图如下,仅供参考。

视频通路延迟
既然是直播系统,核心自然是采集卡了。PCIe采集卡需要单独的电脑来安装使用,所以考虑到通用性与移动问题,自然是选择USB采集卡。Elgato HD60 S+能够采集1080P60与4K30的HDR10画面,和4K60 HDR10画面环出,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直播与画面录制需求了,如果需要录制4K分辨率的内容整个环路都要升级,只有专业游戏博主才有这个需求吧。

对于采集卡来说,还有个性能参数要考虑的。Elgato HD60 S+的环出能够达到4K60 HDR10零延迟输出,对于现在的PS5和Xbox Series X而言,算是够用。4K120貌似只有《COD17》与《Rainbow 6》等少数几款游戏支持,而且也需要支持HDMI2.1和4K120的显示设备,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极致变态得直播需求吧,真有的话建议等新品采集卡吧。

采集卡的延迟是评判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之前投屏篇测了一下延迟。不过由于笔记本USB共享总线和带宽的缘故,使用延迟高达0.36s。这次还是采用环采模式,冥王峡谷采用镜像输出模式,一路Type-C接口输出到EW3270U,另一路则是通过HDMI接到Elgato HD60 S+然后环出到显示器的。这样环出的采集延迟可以计算出来为0.17s,基本上小于大多数人的平均反应时间了。

两台主机和其他设备还是需要使用HDMI的,虽然EW3270U有两个HDMI接口,我还是把主机设备全部接到了HDMI切换器上。绿联这款3进1出能够支持4K60 HDR10规格的视频输出,全部接口都是HDMI2.0。而且能够通过附带的红外遥控器进行视频进路切换,预留了之后智能化接入改造的空间。

切换器自身如果有延迟的话也会影响到实际传输,不过经过实际测试,采集环路延迟也还是在0.17s。这样分析可以得出,HDMI切换器的延迟可以直接忽略。不过一想,HDMI切换并不需要编解码过程,纯硬件通路能够达到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延迟倒也正常。

现在的主机设备有两台,Switch和PS4 Pro。后续最多把PS4 Pro更换为PS5,然后再来一台Xbox Series X补齐。三个手柄分别是配Switch的Switch Pro,配PS4 Pro的Dualshock4和配冥王峡谷的Xbox One S手柄。

软件是Elgato官方出品的4K Capture,如果自行配置的话也可以直接汇入到使用OBS及基于OBS开发的软件。使用采集卡采集画面玩《马里奥:折纸国王》时,只是跑图摇杆乱晃四处乱窜感觉稍稍有点不跟手。

而对于《赛博朋克2077》这种游戏而言,直接打也没啥影响。当然这里是采集到的1080P画面,如果是为了游戏的“沉浸感”或者说爽感的话,一定要切换显示器视频源来玩。

像bilibili直播姬这种第三方推流软件,也能够直接与4K Capture关联后输出相应的游戏画面。

还有一个适合联动的功能:闪回录制。在4K Capture中能够设置闪回录制的时长,然后通过Stream Deck就能一键操作保存从倒退相应时长到当前时间点的视频了。

显示效果
除了采集之外,自然就是显示效果了。之前小桌面时候就是EW3270U,里面也对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现在重新排布之后,雷电坞这些全部安排到新的“生产力”桌面去了,现在的桌面只用于看电影和打游戏。对于主机游戏而言,显示设备优先要保证的必然是是4K分辨率和HDR支持,当时选择EW3270U也是处于这两点,正好完美适配PS4 Pro。

另外显示器还支持Type-C一线通,能够通过C口进行供电与数据传输的设备直接一根线就好了。而且因为其也支持95% DCI-P3,如果设备是苹果的话显示效果也能很好地适配。另外多提一句,选不选择DCI-P3要根据自身使用需求来选,这个色域标准毕竟是匹配电影行业的。

现世代和次世代主机中,也就只有较老的款式和Switch不能够支持4K分辨率1:1输出了。所以想要玩得爽,肯定是要4K和HDR全都要。不过要是想完美支持,显示拓扑中的设备要全部支持4K HDR。以笔者的使用情况举例,PS4 Pro与Switch是通过HDMI接入到HDMI三进一切换器,然后再由切换器输出端接入采集卡输入端,最后再由采集卡输出端接入显示器HDMI接口。这整条线路中的所有设备包括线材在内,都需要能够支持4K HDR及以上的规格,才能保证完美输出。

不管是直播还是录制,控制集成绝对是一件事半功倍的投入,之前的桌面内容中Stream Deck是一直在的,毕竟用起来是真的爽啊。前一阵套件商店刚更新,还没时间研究,不过这玩意确实很好用。后面接入到智能家居的话,应该能够作为完全体的中控台,控制所有接入到智能家居的全部设备了。

Stream Deck也提供了Mobile版,30天免费试用,纠结买不买的话可以先在手机上试一下再行决定。支持IOS/Android双系统,功能上是5*3个虚拟按键,能够使用Stream Deck的全部功能,就是完整对应功能的移动端软件版控制台

麦克风是之前出镜过的Elgato Wave:3,心型指向性拾音、噪声滤除与防爆音、硬件混音接入软件联动,你能想到的场景应该都能满足。另外再提一句,桌面高度能够放得下悬臂的话一定要买个实装,一来是能减少桌面占用节省面积,二来是能避免桌子与地面的振动所导致的低频噪声。

桌面的布置,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化,需要注意的都是把线捋好顺下去。一堆不同粗细和外皮材质的线在桌面上盘根错节,那可太难看了。那自然,整洁的第一步自然是把桌面的线缆都尽量放在桌后/下。

不过线缆本身就有长度和重量,很多设备还需要适配器,光用线自己坠着肯定会一股脑全掉下来。这个时候这种桌下理线槽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适配器直接放在架子上,一些软质线材绑好后放在架子上,硬质线材就卷在架子上面,这样布置好就不会乱糟糟一团了。

如果是带有支架/悬臂的设备,也可以将供电/数据传输的线缆固定在其上。有走线槽的话更好,还能够收拾得更整齐。

另外关于供电:一个是插座的插孔一定要互不干涉,方便尽量全部都能安排上;二是也要放在桌后/下不在视野内出现。符合这样要求的自然就是PDU插座了。像是升降桌这种有有横承桌子,就可以用扎带直接绑住PDU两边的耳朵固定。

灯光的布置是整个桌面系统乃至工作室的观感和拍摄/直播质感的核心所在,光源与亮度不够充足的话拍摄质量真的会很差。笔者现在是四个平板LED的配置,两台Elgato Key Light Air在桌面上,两台神牛LEDP260C立在地面补光。

而氛围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一个挂灯+一条灯带的基础款完全足够了,桌面和显示器太大太高的话,再加个一条也够了。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看下奇光板,当然价格还是比较贵的。

直播和拍摄需要保证拍摄画面范围所及之处,自然不能一堆东西塞得哪哪都是。那么自然,桌面要足够大足够干净。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显示器的尺寸和其他设备的摆放,桌面至少要1.4米起步,这个长度下的桌板宽度一般是0.7米。所以1.4*0.7m就是桌子桌面选择的最低范围,当然我这张是1.8*0.8m的乐歌E3,自然是两个字:更爽。当然这样不是说小桌面就不能爽玩直播和拍摄了,小桌面的相关布置应该更注重,之后应该会找个案例具体演示下,感兴趣的可以点一波关注准备催更。

另外摆件的话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不外露线材和尺寸适中的,尺寸太大的话真的很影响桌面上其他设备的使用。一个简简单单的仿辉光管时钟,在桌面上的格调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可以看到现在整体桌面的质感还是偏弱,主要是光源问题,可以看到显示器上部和以上的位置就没有反射光源了。之前小桌面就用了Nanoleaf的六角形灯板,整个的观感还是相当可以的。不过灯板一定要注意墙的尺寸问题,而且因为其本身的重量较大,也一定要做好固定工作。

如果墙面尺寸较小的话,可以考虑三角灯板或者正方形灯板。或者如果桌面较小,显示器很大(尤其带鱼屏),那么灯带是个更好的选择。尤其是类似飘窗外沿这一类有下部空间的设计,灯带对于全屋使用效果和质感的提升还是很大的。下一步就是继续完善我的俯拍和摄像系统了,拍图的话可以通过闪转腾挪调整,而视频就得实打实地硬碰硬了,板灯必须更换为大功率常亮灯+灯罩。不管是镜头机位还是补光都需要覆盖整个范围,一次到位调整好,而不能在拍摄过程中反复调整找位置,所以这部分的要求和投入也是今后的一个大头,想想就肉疼啊。

其中哪一项都是大头,脚架与滑轨是拍摄的基础,为了适配使用和方便调节我还在一直调整自制滑轨,还需要继续迭代设计与功能。

如果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还请多多点赞、收藏评论。这里是老锅,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