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之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从223年刘禅登基到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12年间蜀汉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手中,不过蜀汉众将的官职也水涨船高,不妨来看一下诸葛亮时期蜀汉军中职位最高的10个人:赵云第九,魏延只能排第四。
虽然刘备和诸葛亮时期未设大将军,但丞相诸葛亮行大将军事军政大权一把抓,绝对的军中第一人,不过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再未设丞相,而是先设大将军再设大司马为军方最高军职。
第二个:骠骑将军李严李严是刘备临终前的两位托孤大臣之一,以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并镇守永安,刘禅登基后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226年出任前将军,230年升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其实就是诸葛亮去世前蜀汉名义上军方的最高军职。
223年刘禅登基后封刘琰为都乡侯,兼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仅次于诸葛亮和李严,后来又升为车骑将军,231年上表弹劾李严的诸臣中刘琰名列第一,不过刘琰地位虽高却几乎不怎么管事,也没什么实权。
第四个:征西大将军魏延刘备称帝时魏延为镇北将军仍都督汉中,227年刘备进驻汉中准备北伐,魏延官居丞相司马、凉州刺史,230年阳溪之战后魏延因军功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成为诸葛亮时期第三位有假节之权的大将(另外两个是诸葛亮和李严);前军师和征西大将军的组合至少高于前左右后四方将军,但肯定比不上李严的骠骑将军,估计也不如刘琰的车骑将军。
230年李严卸任前将军之后,继任者是袁綝。
第六个:左将军吴懿230年阳溪之战后魏延升为征西大将军,同样立下军功的吴懿也升为左将军。
第七个:右将军高翔228年街亭之战期间高翔驻屯柳城策应马谡,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延、高翔、吴班在野战中大败司马懿,获得斩首魏军三千人,铁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的战绩,战后高翔升为右将军。
231年大败司马懿之战后吴班升为后将军。
第九个:镇东将军赵云223年刘禅登基后赵云由征南将军升为镇东将军,镇东将军是四镇将军之一,位在前左右后四方将军之下,可惜赵云一生最高军职也才到四镇将军级别,如果放在同一时期来参照的话,镇东将军赵云的地位也只能排第五,位在诸葛亮、李严、刘琰和魏延之下(赵云229年去世)。
史料中虽然没有提及陈式具体的军职,不过他的级别应该不低,早在218年汉中之战期间他就率军截断马鸣阁道(被徐晃击败),222年刘备伐吴期间和吴班率水军屯夷陵,229年诸葛亮又派陈式单独率军攻克武都、阴平两郡,陈式在军中的地位不如魏延、赵云,但同一时期估计和吴班、高翔等人差不多,比当时的王平、张翼、廖化、张嶷等人都要高。
至于其他大将在诸葛亮时期基本上都是杂号将军这个级别,地位都不算高,比如统领无当飞军的王平是讨寇将军。
第一个不是小编吗
费祎,马岱,陈到,马谡,马良,廖化,姜维都是什么官职啊
赵云[呲牙笑]
诸葛亮的谋略是很高的,首先拿下凉州,有了骑兵资源与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对抗中原。仅凭蜀地的步兵,冷兵器时代只能坐吃等死。
你算第几无知之谈
蜀输在关羽,提前偏师北伐。丢了荆州以四川那点地盘,人力国力太弱,诸葛亮再能只是多续命几年。
三国理论上军职最高的是太尉,不过可惜蜀汉有记录的太尉只有一个上官胜,其次是同时管军事民政的都督,再次是中都护比如李严或者大司马/司马/假司马,比如蒋琬/姜维
有马丁啉,还怕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