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艺术是一种用羊毛作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80后艺术家呐呐在9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700多幅羊毛纤维作品,其中以一棵肆意成长的大树为原型的作品《触见》更是曾经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展出。
她认为羊毛纤维的特性是柔软而有韧性,像极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用羊毛来作画,把羊毛当作颜料,完成一幅一米以上尺寸的羊毛画大概需要3到5个月的时间。

用羊毛作画,一针一针地编织,就好像是在画布上“种草”,看似没有生命的羊毛伴随着作画的过程而逐渐生长,这就好像是人生也在一天天地增添色彩。
呐呐的工作室在云南大理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是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空间,也是她跟女儿生活和成长的家园。

更重要的是,她跟女儿阿米都很乐意把这个空间共享给所有的人,有趣的灵魂,艺术的体验,朋友的来往,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哪怕呐呐跟女儿不在的时候。
虽然呐呐跟阿米的父亲如今只能是作很好的朋友了,但母女两人搭伙过日子,再加上呐呐身边一群积极阳光、热情温暖的朋友,他们既是呐呐的朋友,也可以是阿米的朋友。

朋友们带着喜欢运动的阿米在村子周边沐浴阳光,纵情欢乐。
呐呐则在家给大家做饭,相聚在一起的日子大手牵小手,一同成长。
相比于需要在情绪上平衡输出与接收,索求与给予的婚姻及爱情,呐呐更喜欢简单直接的友情,跟阿米的相处也更像是朋友之间。

对阿米来说,呐呐有时是母亲,有时是姐姐,更多时候是最知心和放心的朋友。
把这样一个艺术之家打造成集带娃、创作、生活、共享于一身的开放空间,艺术和生活在这里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

在这里过着过着,呐呐发现并逐渐确定,她过得就是自己想要的、喜欢的生活,在生活里看到自己,看到家人和朋友,看到所有人的成长,这样的生活可以催生出更多的艺术灵感,也能让生活回归到更加自我享受的本真状态上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