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教老师对“依恋理论”的新解读:独立的孩子,是陪出来的

陪宝宝写日记 2024-01-17 17:06:27

陪伴还是分离?

当你的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你是否担心孩子到幼儿园后,会大哭不止,不能分离?我们应该多陪伴孩子,孩子有了安全感,才会更独立?还是应该让孩子上托班,通过提前让孩子独立,从而促进孩子的独立呢?

我对这些问题的感受源于我的工作。我是一名早教指导师,在早教行业工作了13年时间。可以说,我在早教中心的工作见证了家长们对于“陪伴还是分离”观念的变化。

1.2011-2018年

那个时候,家长们是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的。有的甚至陪到了3岁半才上幼儿园。家长们对于孩子上幼儿园不焦虑,朋友之间也不内卷。说到这里,一句歌词涌入脑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家长们不但愿意花时间,花金钱来早教中心上课,也愿意陪伴孩子来早教中心玩游戏,参加派对。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愿意参加早教中心的讲座。家长们爱学习!愿意经常跟指导师互动!他们懂得陪伴的重要性!她们知行合一!有意思的是,很多家长都加过我的微信和电话,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的家长朋友们。

2.2019-2024年

这个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陪伴已经不再是育儿的主旋律了。这个时期的家长开始对孩子上幼儿园焦虑起来,他们越来越早的把孩子送去托班。

在我的早教中心就有这么一个家庭:有一对双胞胎,刚过一岁半,名叫圆圆和满满。在我们早教中心,一岁半正是陪伴孩子的最好时间,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起来,分离焦虑和怯生出现,客体永恒性(即使看不到也存在的概念)出现。母亲离开时,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反抗,哭叫等行为。

有一次,在给圆圆满满排课时,圆圆满满妈妈说道:“老师,帮我把早教中心周内的课都取消,我们周末才能上课。”我以为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又问了一句:“好的,最近是有什么其他安排吗?您之前都是周三周四带孩子来上课的,上课效果不错”妈妈回答道:“哦,我们刚给孩子报了托班,只能周末上早教课了。”

听到这里,我又追问了一句:“您和圆圆爸爸是没有时间带孩子了吗?”“不是呀,我们有时间,就是想让孩子早点独立,他们太黏我们了,担心以后上幼儿园会不能分离。”

圆圆满满的情况是具有代表性的,家长们对于托班的需求早已不再是没有时间带孩子这样的理由了,而是即使有时间,即使孩子还很小,依然决定把孩子送托班。

所以,陪伴还是分离呢?

分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陪伴的意义,先来看看分离对孩子的影响吧。

“让孩子哭够,孩子就适应了!”这句话听着熟悉吗?面对孩子分离时的哭闹,家长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其实在美国已经有大量关于分离的研究,美国的托班比中国发展得要早,除了有半托,全托,还有周托,孩子待在托班一个星期后,再由父母接回家。心理学家海尼克和韦斯特海默做了大量的制度型研究,发现过早分离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包括哭闹,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大喊大叫,拒绝合作,拒绝安抚,敌对行为,攻击性,括约肌功能问题。

如果将这些不良影响总结成公式,孩子会经历分离三部曲:抗议-绝望-疏离。什么意思呢?当孩子一开始面对分离时,会通过哭闹抗议,这个阶段孩子情绪激动,不愿合作,不参加集体游戏,不接受老师的引导;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回到家长身边,孩子就会进入绝望的状态。

此时,孩子的情绪已经没有那么激动了,只有间歇性的哭声,但他没有什么精神,没有学习和游戏的欲望;到最后,孩子会进入疏离的阶段。

此阶段最有迷惑性,因为孩子看上去已经恢复正常,能够参与游戏和学习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但当父母来托班接孩子时,孩子没有表现出对父母的渴望,也没有立刻跑到父母身边,投入怀抱。相反,孩子表现得一点也不兴奋,异常冷静,继续玩着他的玩具。

如果此时一名医生检查一下孩子的心跳速率和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就会发现孩子并不是真正的放松!在此之后,孩子就变得非常敏感,特别容易焦虑,即使在一个环境里适应了,换一个环境又紧张了。

讲到这里,也许有些家长不同意这些观点,认为自从上了托班,孩子的确成长很多呀,也没有出现焦虑的情绪。我只能说,这叫幸存者偏差,但家长不想陪伴孩子时,会刻意屏蔽掉分离对孩子造成损害的案例。当我们不能依靠主观经验进行判断时,不妨翻开心理学,看看专家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妈妈,你快回来!”可怜的恒河猴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解答陪伴还是分离的问题,这个研究便是依恋理论。在依恋理论的研究中,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是必须知道的。

哈洛一开始的研究并不是依恋,他本来是想用猴子研究灵长类动物的智商发展。考虑到实验设计,哈洛需要对恒河猴的幼猴单独进行实验,为此他将每只幼猴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正如你猜到的那样,和母猴分离的幼猴极度害怕,并且具有攻击性。如果幼猴能够说话,我猜它说的是:“妈妈,你快回来!”

后来,由于实验助手的失误,将一条毛巾留在了笼子里,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关在这个笼子的幼猴非常喜欢躺在毛巾上,似乎从这条毛巾上找到了妈妈怀抱的温暖。当实验助手拿走毛巾时,那只幼猴便会大发脾气。实验助手用奶瓶给它喂奶时,它一吃完奶,就转身抱起毛巾,死不撒手。

基于这个神奇的发现,哈洛进行了一项伟大又残忍的实验,打破了传统的育儿观念。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有奶吃的才是娘”,而哈洛的实验证明爱源于接触拥抱,而非食物喂养!

这个实验大致上是这么做的:哈洛制作了两只代理母猴,一只是铁丝网做的,冰冷的触感,但胸部位置安装了奶瓶,可以喝奶;另一只是绒布做的,温暖的触感,如同妈妈的怀抱。

请问,幼猴更喜欢跟哪只母猴待在一起呢?对了,幼猴更愿意跟绒布母猴待在一起,只有在幼猴特别饿时才会跑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奶。

通过这个实验,哈洛发现了依恋。

陪伴的真相-依恋理论

什么是依恋?依恋(attachment)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最稳定的抚养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

通俗地讲,依恋就是孩子很黏爸爸或妈妈,总要待在他们身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都误以为粘人是件不好的事情。依恋会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当孩子到了2岁,分离焦虑才开始减弱。换句话说,想要让孩子上托班,从年龄上看,至少要2岁以后。

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发展得好,就会形成名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这种孩子喜欢社交、好奇心强、自主探索、自尊自信等。在同伴游戏中,他们往往像个小大人、小领导,关注其他小朋友的需求,并且易受到同伴的欢迎;成年以后的他们,也更有能力应对压力、调节情绪,可谓心理健康而强大的正能量传播者。

相反,如果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发展得不好,孩子会逐渐表现出社会和情绪上的退缩,依赖性强,不愿参加多人游戏,缺乏好奇心,学习兴趣不强,也不会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宝宝呢?说起来也简单,但容易被家长忽视。方法是:父母要对孩子的需要敏感,态度积极;与孩子经常有互动,与孩子一起做相同的事,一起笑、一起做动作,为孩子的活动提供情绪支持,并经常激励宝宝。

你看,如果把这些要求总结为一个词,那不就是“陪伴”吗!

相反,家长的另一些行为则会导致孩子的不安全型依恋,包括:受过父母的忽视,或者受到过父母对其身体上的虐待;父母对宝宝不敏感,表现消极,很少满足宝宝的需求;很少从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乐趣;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身体接触时粗鲁唐突或者,对待宝宝过分热情,刺激过度,经常对宝宝喋喋不休,强行给宝宝制造某些需要,让宝宝不堪其扰;父母教养方式通常不一致,他们对宝宝时而热情时而冷淡。

如果孩子在3岁前能够得到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独立其实不是件让人头疼的难题。独立是自然而然的!

最后的建议

根据依恋理论,我对于要送孩子上托班的家长,有几个诚恳的建议:

1.考虑孩子的年龄。不到2岁,坚决不送去托班。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怎么陪?玩游戏!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跟孩子玩各种类型的游戏!

2.考虑孩子的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就是敏感的,退缩的,慢热的,容易焦虑的,我不建议送孩子去托班。甚至上幼儿园的时间都可以推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上了托班,你就也要把孩子送到托班。

3.重视游戏的价值。对于3岁之前的小朋友,玩游戏就是孩子最大的需求!如果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玩游戏,参考《游戏力》系列书籍,你会得到启发。

好了,最后的最后,孩子的独立是“陪”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阅读:120

陪宝宝写日记

简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多平台育儿原创,专注育儿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