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向分真假,你是否误判了?家有内向敏感的娃,该做点啥

莞家妈妈 2024-02-27 17:43:12

寒假结束,终于要送神兽回笼了,看见校门口老师长身玉立的身影,如同看到了圣母玛利亚!然而熊孩子不经意的一些话语,又不禁让人心生几分焦虑!

他说“妈妈,我不想去学校”、“开学好可怕”……

然后我也挺疑惑了,他明明以前很喜欢上学,每天进校门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娃,为啥突然变得敏感和焦虑了?

很多家长把孩子身上一些不甚阳光的行为模式归结为——内向。比如,孩子见人羞怯,不爱跟人打招呼,不合群,总是很安静等,家长就觉得孩子性格内向。

🔻孩子的内向分真假,你是不是也误判了?

实际上孩子的内向也分真和假。若只是因为,孩子不符合我们期待中落落大方、活泼开朗的形象,就认定为内向,这并不准确!

心理学上认为,真正的内向具有3个特征:

⚠️不愿主动与外界接触,即使被动的情况下,可能也只是应付;

⚠️不喜欢与别人接触,对人际交往缺乏兴趣和热情;

⚠️没有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意愿。

而假内向比较典型的特征是:

⭐迫切地想改变自己,渴望与别人接触和交流;

⭐心理素质较差,因羞怯、紧张等阻挡了他接触外界。

像我家孩子,就是个假内向。记得去年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最初给他的印象评价是:内向,害羞,不爱说话;可是一个学期结束,老师在他学生手册上的评语: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生,上课积极,发言踊跃,经常帮助同学。

明明是同一个老师,为啥前后评价会有这么大区别呢?倒也不是孩子善变,从刚开始表现出“内向”,后来又表现出“外向”,只是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发生了变化!

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所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身边的小伙伴、与老师的相处模式以及学习和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变化让孩子感到非常不适应,因紧张、羞怯等,导致他把自己封闭起来。

后来,孩子慢慢熟悉环境,与同学、老师等也熟络起来,同时也慢慢适应和接受了自己的小学生身份,这才逐渐放开,展现出原来的“本性”。

🔻面对新环境变得敏感“内向”的娃,我们该做点啥

哪怕是性格开朗、神经大条的孩子,也可能会有特别在意或不适应的方面。当孩子遇到新变化和新环境时,因不适应而突然变得敏感,我们该怎么做呢?

① 提前预估风险,做“脱敏”处理

孩子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升学、转学、插班等,突如其来的变化,会让他产生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得格外敏感。这就需要我们提前部署,帮助孩子“脱敏”。

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我们十分了解孩子个性与喜好,清楚可能触发他“敏感”变化的因素。比如孩子升学或转学前跟某个同学关系要好,对老师感情深厚,这些都可能是他情绪波动的触发点。

跟孩子事先做好沟通,告知他原因,分析必不得已的理由,并一起想解决的方法,或替代的方案等。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届时也不会那么被动了。

② 不强求快速适应,顺其自然即可

帮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我们再急,也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坚强,更不能逼迫孩子“尽快适应”。

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不适应情况,是不被接纳、不对的。因此可能心理压力更大,进而情绪更加焦虑,更加敏感。

这种时候,家长的包容和支持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多听听孩子心声,了解他真实的想法;孩子哭一哭,发发小脾气,写写日记等,是为排解情绪的好办法,只要不过分,就不必苛责。

③ 让孩子保留与原熟悉环境的连接

孩子对新环境新变化的不适应,往往可能还保留着对过往熟悉环境的依恋。比如升小学后的孩子希望回到幼儿园生活,转学的孩子不想离开原来的老师和同学等。

为此,我们可以适当帮助孩子保留与原熟悉环境的连接,让他能在新的环境遇到不适应或困难挫折时,也有个缓释的作用。

比如,我们允许孩子带着他与原环境有关的物件进入新的环境。比如安抚物,原来班级的合照,原老师送的小礼物,或者从前与好朋友一起玩过的玩具等。

④ 找出孩子不适应变化的关键因素

孩子在新环境中表现出不适应,当务之急自然是找出他不适应的原因,然后再想办法逐一“破冰”。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意愿比较强,我们就可从他话语中获取关键信息。

但是如果孩子不会表达,或不想说,那么就该采取一些“迂回战术”了。比如在孩子放松的时候,跟他聊聊天,意图不要太明显,免得孩子产生抗拒情绪。

再者,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画图画、做手工、亲子阅读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许,有些关键因素,就藏在孩子的角色、作品,和选择的书籍内容当中!

⑤ 挖掘孩子易改变的“适应点”为突破口

孩子处于新环境当中,可能会有很多因素让他感到不适应。但我们只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找到最容易突破的那一个,先下手为强,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信心。

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那会,对新的学习环境很茫然。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他最喜欢的幼儿园老师。老师特意夸奖了几句,说他越来越像小学生了,学习好,进步大……孩子从此变得阳光自信起来!

再后来,他又遇到了幼儿园时的好朋友,原来就在隔壁班。此后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写作业。慢慢地,孩子内心的不安就消散无影啦!

结语

其实无论性格外向也好,内向也罢,发现娃身上的独特和闪光点,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你觉得呢?

关注@莞家妈妈,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日更原创,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0 阅读:34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