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城市同时发声,楼市政策底到了

幸运的脚步 2024-11-19 14:59:20

一日之间,上海和北京先后发声,宣布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至此,我国楼市的政策底已经基本显现。

京沪这两个中国楼市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往往也是救市政策最保守的两个城市。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提出优化住房交易契税,明确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的相关土地增值税、增值税政策细则等。北京上海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做出响应,速度远超以往。要知道央行517新政的时候,北京可是足足拖了一个多月才勉强给予响应。

昨天的文章,有读者留言问:什么是政策底?

我的理解,政策底是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其广度、深度、强度都达到一定份量后,对楼市形成多方面的托举。既然称之为底,意思就是短期内无法再超过这样的救市力度。

楼市跌了也一年多了,往前看,不管是去年9月还是今年5月,都曾经有“重磅”、“史诗”的救市政策出台,但政策密度不够,对楼市造成的影响都比较短暂,并未形成所谓的政策底。而今年9月开始,从最高层提出“止跌回稳”开始,各部委、央行的一系列救市政策,硬生生夯出了一个政策底,把北京连续跌了十几个月的二手房房价都给拉升了。这个力度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打比方,硬要说的话,就好像温瑞安在《逍遥游》里描写少林方丈天象一把捏住疾驰的马车一样,给人以极动到极静的震撼。

但就在此时一声梵唱,一句佛号,袈裟翻动,僧衣一闪,血河车八马齐啸,骤然而止,硬生生刹住,因为车辔在一个人手。

他一手把住,急驶中的血河车即动弹不得。

势无可挡的血河车捏在他手,就像双指捏住一只蜻蜓一般稳。

10月17日,住建部倪部长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的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市场底到没到不好说,但政策是真的已经触底了。

为什么说这次的楼市摸到了政策底呢?

首先,从救市的主体来讲,这次救市是从最高层开始,国W院牵头,人大会站台,发改住建财爸央妈齐上阵,基本上囊括了跟房地产沾边的机构,可以说规格要多高有多高,阵容要多全有多全,很难被超越。

其次,从救市的深度来讲,首付比例史上最低,名义房贷利率史上最低,存量房贷利率大降,限购政策99%放开,货币化补偿重启,契税增值税同降,首套二套不分,再加上10万亿的刺激,哪项拎出来不是王炸?现在短期内统统打出来,问你怕不怕?

再次,从救市的密度来讲,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每场发布会都要提前通知,把一次刺激当成两次用,硬生生把10月的楼市都刺激麻了。这不,刚到11月,明年的专项债方案已经拿出来刺激市场了。

最后,从救市的效率来讲,再也没有比这次更高效的落实了。我在之前的文章几次感叹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种银行大出血的政策,各大银行眉都不皱一下,一周就落地了;不到一个月,存量房贷长效机制都已经到位。取消非普的事,京沪也是三天落实,效率高得有点难以置信。前所未有的高效,意味着上层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

如果这都还不算政策底的话,我很难想象明年还能怎么出力度更大、频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救市行动了。是的,从9月底到现在的救市,已经脱离了政策的范畴,我觉得称为“行动”是不为过的。

如果说政策已经出尽,那肯定没有。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行动都不大容易复制,毕竟政策出一项少一项,很难再搞出这么密集的硬菜了。梭哈这种事,容易伤筋动骨,一般电影里就算赌神顶多也就干个一两次,而且最后一定要一把赢回来才可以。

北京和上海全面执行优惠契税和满二免增值税之后,用新浪财经的话说,房地产政策进入“历史最宽松阶段”。目前全国其他城市的牌所剩无几,越往后打,代价越大。比如京沪取消限购或者买房送户口,力度是够了,但准头差了些,有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把周边城市的购买力吸干。再比如降首付比例,每降一分风险就高一分,与三中全会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的方针不符。

明年,一定还会有新的救市政策出台,比如:LPR可以再降一点,国债可以再发一点,保障房贷款再多一点……但是,冲击力可能都难以与这个10月相提并论。锅热了才好做菜,房价能不能止跌回稳,关键看政策底筑得有多牢、坚持有多久。政策底筑实了,市场底自然也就来了。目前,有的市场成交有所回落,但也有像深圳这样供需仍在激烈交战的城市,下定论为时尚早。

还有一个多月,2025年就会到来,这一轮救市行动的效果如何,届时就会水落石出。不管怎样,电影里,梭哈是不可以输的。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