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和“比”究竟是什么意思?

木沐说史书 2025-01-24 14:06:2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人际交往皆是为了一个“利”字。然而每个人追逐利益的方式不同,从而衍生出了阴险狡诈、诚信至上这些经典词语。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行动才配得上“利”这个字?

德义,利之本

《左传》中曾记载:“德义,利之本。”简单来说就是要想获得利益,就要做到有德有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利以平民”。

在古代,一些教育家或者皇帝说出这样的话,那“利”很有可能与百姓有关。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对此有着深刻的看法,因此才会说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名言。

何为利?在孔子这里,一直都是老百姓的利益,显然“君子”与“小人”也不是简单的好人与坏人,似乎有着多层意思。

为官者向来说自己是君子,不屑与小人为伍。而这里的小人便是“普通百姓”的意思。

也就是说,为官者不要与民争利,要时刻关注百姓生活,从而让百姓有所依,为官者依附于百姓,才可坐稳官场。

这个意思放在“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中,似乎有着相同的意思。

孔子推行仁义思想,所以他也希望统治者能够推行仁政,从而明德慎罚,保证百姓的安稳生活。

当初孔子周游列国,见识了诸多事情,亲眼见证了“君子”与“小人”的关系,也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然而这门“君子”与“小人”的学问,孔子一直在拓展,从没有停止过。他也曾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

当初,子路奉命前往邵地做官,却碰到了世家大族横行霸道的事情。

季家命老百姓各出几人,前去坝上做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一条运河。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按时做工。为了压榨他们,一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

百姓抗议,官府只说经费不够,最后的结果还得让百姓接着。

子路对当地世家的行为极其痛恨,看着瘦弱的百姓们,他决定拿出自己的薪资,解决百姓们的吃穿住用行的问题。

看到百姓感激的眼神,子路却表示这是为人父母官应该做的。

结果过了几天,就在子路定时为百姓分发粮食的时候,子贡气冲冲地来到了他面前。不说一句话,子贡就将粮食摊掀了。

还没等子路质问,子贡就表示这是老师的意思。子路顿时愣在了原地,然后立马朝着书院的方向跑去……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路见到孔子后,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老师的偏心,还认为他是不想自己名声好。

然而,孔子却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见子路依旧不明白,孔子直言了当表示,他干了君主应该干的事,已经逾矩了。虽然他这样是出于仁义,但仁义过了头,那必然会招惹祸患。

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在《尔雅》中,“比”是“辅助”的意思,而“周”则是全面的意思。

所以,统治者应该普遍地待人,这样才能收获百姓的推崇;而下级官员只需要管理自己范围内的人,从旁辅佐上级便可。

若是不这样做,很有可能级招致上级的猜忌,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这是将“君子”、“小人”看成上下级的关系,才加以解释的。那若是“君子”与“小人”是另一种意思,“周”和“比”又是什么意思呢?

郑玄曾为其做批注,认为:“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其中,周便有忠义的意思,而比则是结党营私的意思。

不过,孔子也曾做过解释,曾说:“君子忠信为公而不阿当为私,小人阿党为私而不忠信为公。”

这里的君子和小人便有着“成德之人”与“无德之人”的意思。

以忠信为做人原则,这样的人往往行为得体,独树一帜。而不忠不信之人,往往喜欢聚在一起,谋划一些不平之事。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例子,随便拿出一个例子来就是作证。

君子行为坦坦荡荡,好比朝廷中的清官,于谦、汤显祖都可以称之为君子。而小人长戚戚,秦桧、魏忠贤等人拉帮结派,祸害忠良,实为“小人”。

就连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也为后人称呼一句“小人”。

只因其在孙刘联盟之际,趁着刘备注意力都在蜀中上,便派遣吕蒙进行偷袭,夺下荆州。

在斩杀关羽之后,他妄图将关羽的尸身送到曹操那里,从而引起曹操与刘备的矛盾。相比于曹操、刘备,孙权的行为确实有些上不了台面。

所以说,孔子的言论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能用的。据悉,在《论语》当中,涉及到“君子”与“小人”的言论,大概有20次。

为何孔子会如此纠结这门学问?

君子和而不周,小人周而不和

这就要从孔子所在的时代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孔子在有了一定学识的时候,决定教授学生知识。趁此机会,它还想要出去看看。

在孔子三十岁的时候,他是一名私塾里的老师,底下的学生都是各个世家大族的后代。

当时齐景公来到了鲁国,孔子正好想要与其谈一谈有关齐桓公治国的政策。但苦于没有接触的办法,一时烦恼不已。

而这个时候,他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南宫敬叔的人,十分了解老师的想法。所以他便带着孔子去见了齐景公。

二人顿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过,齐桓公身边的晏婴却不乐意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当时由于齐国有事处理,齐景公便匆匆回国了,他们约好了下次再聚。

然而,下一次却是在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的时候。

他来到齐国,再次拜见了齐景公,并提出想要在齐国待一段时间。

齐桓公欣然答应,并打算赐予他土地与官职。但没想到的是,此时晏婴站了出来,阻止了齐桓公的做法,并说了孔子一大堆的坏话。

不仅如此,像晏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若是孔子留下了,那他们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最后孔子只能匆匆离开,依旧是孑然一身。

在之后,孔子还是回到了鲁国,教授学生。

而孔子遇到这样的事不止这一件,因为他当年周游列国,到的可不止这一个国家。有的热烈欢迎,而有的君主却对孔子嗤之以鼻。

到头来,孔子认清了“君子”与“小人”的真面目,从而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君子能够和气待人,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不会去刻意迎合他人。

而能为孔子称为“君子”的,第一个人就是伯玉。孔子曾说:“君子哉,蘧伯玉。”

伯玉以礼待人,令孔子都心生敬佩。据说,伯玉年过半百,仍记得之前办的全部错事,只因为伯玉时常以此来反省自己,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小人却虽然表面上看着聚在一起,实际上各怀心思,他们的团队一触即溃。

据说,孔子曾评价“少正卯”为小人,因为其行为不符合儒家思想。

而那些趋炎附势,譬如晏婴这样的人,或许就是孔子眼中的“小人”。

结语

一般来说,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有两种解释,一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是有德与无德之人。那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或许,孔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