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岭发现“雷公角怪”,叫声如牛,求偶时嘴边会长出“胡须”

雪灵谷 2024-08-25 12:26:19

最近,在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南岭,有学者在一条水沟边拍摄到一只“雷公角怪”正在觅食。

当时,夜幕低垂,月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斑驳地洒在十分潮湿的地上。“雷公角怪”的皮肤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细微的光泽,它的身体覆盖着细小的棘刺,这些棘刺不仅是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它在黑暗中隐匿的伪装。

随着夜色的深沉,“雷公角怪”开始在林下活动,它的大眼睛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明亮,能够捕捉到最微弱的光线和运动。它的长舌头像一根精准的捕猎器,随时准备出击。

在一片积水的洼地,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开始活跃起来,它们或是在水面上轻轻跳跃,或是在水边的植物上觅食。

“雷公角怪”静静地蹲伏在一片落叶之下,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

突然,一只昆虫飞过它的藏身之处,“雷公角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伸出它的长舌头,舌头上粘性的分泌物瞬间粘住了昆虫。

在昆虫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它已经被拉回到“雷公角怪”的口中,成为了一顿美味的晚餐。

01

不要因为“蟾”字而将它与普通的癞蛤蟆混为一谈

“雷公角怪”是我国独有的蛙类,是角蟾科髭蟾属两栖动物,中文名称为密棘髭蟾。1947年,学者Pope首次赋予了它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密棘髭蟾。

此外,“雷公角怪”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崇安髭蟾、胡子蛙或坑鹅,被誉为“中国角怪”。

请不要因为“蟾”字而将它与普通的癞蛤蟆混为一谈。密棘髭蟾属于角蟾科,而癞蛤蟆则是蟾蜍科的成员,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雷公角怪”的体型颇为壮观,雄性的体长可达68至90毫米,当它们伸展四肢时,其长度甚至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手掌;而雌性的体长则在57至81毫米之间。

它的外形颇具特色,头部扁平,鼓膜隐蔽,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后腿较短,似乎缺乏跳跃的能力,但前肢较长,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平衡感。它没有明显的尾巴,这使得它的整体线条更加流畅。

它的眼睛,下半部是深邃的黑色,而上半部则是清新的淡蓝绿色。其瞳孔能够随着光线的变化灵活调整大小,闪烁着机警而生动的光芒。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莫过于它头上的角质刺,这些刺让人联想到“长了胡子”的形象。

不过,它们只有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的上唇缘才会长出黑色的锥状角质刺,通常前面的刺较小,后面的刺较大;而雌性个体在相应部位则点缀着桔红色的斑点或1至2枚小黑刺。

02

向来以懒散出名,叫声如牛,总喜欢在盘山公路旁

"雷公角怪"向来以懒散的习性而闻名。它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在夜晚,也常常懒洋洋地趴着,仿佛一堆泥巴般,与大地融为一体。

在溪流的深处,"雷公角怪"找到了它的避世之所——巨石之下。它在那里发出低沉而有力的鸣叫,声音在石头下的空腔中回荡,产生了一种共鸣效果,使得其叫声如同牛吼一般,洪亮而震撼人心。

这种神秘的生物还拥有一颗顽皮的心。在夜间,它们喜欢聚集在盘山公路旁,仿佛在举行一场秘密的聚会。

它们五体投地地趴伏在路面上,背部的花纹与雨后湿润的公路表面完美融合,即使是在车灯的照射下,也不过是路面上微微凸起的小包,难以引起夜行人的注意。

然而,"雷公角怪"在行动上并不敏捷。当它们在爬行时,面对疾驰而来的车辆,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及时躲避。

03

要评选出最浪漫的情种,那非“雷公角怪”莫属

在两栖动物的王国里,如果要评选出最浪漫的情种,那非“雷公角怪”莫属。这种奇妙的生物,它的胡子只为心中所爱而生,是它对爱情的独有表达。

它们的繁殖期选择在凉爽的秋季,而非炎热的夏季,这在自然界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平日里,它们在陆地上悠然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踏入清澈的溪流。

当10月或11月的秋风带来繁殖的信号,公蟾便开始施展它的魅力。它们会分泌一种名为“施复色素”的特殊物质,用以在身上涂抹出斑斓的色彩和独特的抓痕,以此吸引雌蟾的目光。

此外,雄髭蟾的上颌边缘会神奇地长出2至4枚黑色的角质刺,这些锐利的装饰不仅是它们魅力的一部分,也是它们在求偶竞争中与“情敌”较量的武器。

一旦赢得配偶的芳心,雌性在完成产卵后,那些卵会巧妙地粘附在溪流中石块的底部,坚固地抵抗着流水的冲击,确保后代的安全。

随着繁殖季节的结束,雄性的角质刺会逐渐脱落,它们将所有的温柔和关怀都献给了自己的“妻子”。

从此,这对“小夫妻”便开始了它们平静而充满爱意的育儿生活。

1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