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地方,都有朋友跟我抱怨绿植养不好。就说在成都的一个朋友吧,她在家里养了好几盆绿植,像绿萝、吊兰这些常见的,都养得病恹恹的。她跟我说,每次看到那些叶子发黄,心里就特别难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啊,很多人在养绿植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从水培转到土培的时候,根系适应不好,黄叶就成了家常便饭。
咱先说说这水培转土培的事儿。有不少人喜欢水培绿植,觉得干净又方便。像铜钱草在水培的时候就特别好看,那圆圆的叶子浮在水面上,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还有薄荷,水培的时候,那股清凉的香味也能闻得到。但是呢,水培久了,想换成土培,这中间可有不少讲究。
比如说,在刚开始转土培的时候,根系得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3天左右。在这3天里,得把刚从水里拿出来的根系好好冲洗一下,把那些残留的营养液都冲掉。然后找个合适的盆,装上土。这土啊,也有讲究。像在南方一些潮湿的地区,比如广东,土壤的透气性就很重要。如果土壤太黏,根系在里面喘不过气来,就容易烂根。所以在广东的朋友要是做水培转土培,就得选那种疏松透气的土,像泥炭土加上珍珠岩就很不错。
再说说这观察要点。在转土培后的7天左右,就得开始仔细看看根系的情况了。有些绿植的根系比较脆弱,像文竹。文竹的水培根系很细,在转土培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损伤。这时候要是发现根系有点发黑或者软趴趴的,就得赶紧处理。可以把那些不好的根系剪掉,然后再给它浇一点定根水。这定根水也不能太多,不然又会积水烂根。
大概到了15天的时候,很多绿植就会开始长出新的根系。这个时候,就得关注叶子的情况了。像多肉植物,水培转土培的时候,它的叶子可能会因为水分的变化而有点发皱。这时候不要慌,只要根系长好了,慢慢给它控水,叶子就会恢复过来。但是有些绿植就不行,比如文竹,一旦叶子发黄,就很难再变绿了。所以在这15天里,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的湿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一个月之后,大部分绿植都应该适应了土培的环境。但是不同品种的绿植适应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像龟背竹,水培转土培相对比较容易,一个月后会长得很茂盛。而像鹤望兰,水培转土培就比较难,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我还知道一个网友的经历。她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里,在办公室里养绿植。她买了一盆琴叶榕,先是在家里水培,后来想放到办公室土培。在转土培的过程中,因为办公室的光照比较强,而且东北的冬天室内有暖气,空气比较干燥,她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刚开始的时候,琴叶榕的叶子就开始发黄掉落。她不知道怎么办,就去问了一些养花的朋友。朋友们告诉她,要把琴叶榕放在一个光线稍微柔和一点的地方,然后经常给它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按照朋友们的建议,过了几个月,琴叶榕终于恢复了生机。
其实啊,不同的绿植在水培转土培的时候,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换环境一样,都有各自的适应方式。像绿萝这种比较好养的绿植,水培转土培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而像兰花这种比较娇贵的绿植,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在阳台上养绿植的朋友也很多。比如说在云南的一些地方,阳台上阳光充足,温度也比较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下养绿植,水培转土培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可以把绿植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让它慢慢适应土培的环境。
还有啊,在水培转土培的过程中,施肥也是个问题。很多人在水培的时候习惯了给绿植加营养液,到了土培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施肥了。其实啊,土培的肥料和营养液是不一样的。土培的肥料要选择适合土培绿植的有机肥或者复合肥。而且施肥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容易烧根,太少又没有足够的养分供绿植生长。
不同的地域,土壤的情况也不一样。像在新疆的一些地方,土壤比较碱性,这时候如果要在那里做水培转土培,就得想办法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以用一些酸性物质来中和碱性土壤,让土壤更适合绿植生长。
在水培转土培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说,在移栽的时候,动作要轻一点,不要伤到根系。还有,移栽之后,要给绿植一个适应的时间,不要频繁地移动它的位置。
那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水培转土培特别成功或者失败的绿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