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皇上换了一茬又一茬,争权夺利的事儿从来就没停过。说起来,雍正皇帝是怎么坐上龙椅的,那故事可真够曲折离奇的。康熙老爷子去世后,雍正到底是怎么接手的皇位,这事儿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让人猜不透的谜。
大家都知道,康熙皇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摆平了三个藩王的叛乱,还打退了沙俄的侵犯,甚至亲自带兵出征,给咱们国家的土地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止这些,他在经济和文化上也搞得挺出色,因此被大家尊称为“千古第一帝”。
不过,就连权倾一时的康熙大帝,在挑接班人这事儿上也犯了难。他原本最中意的太子胤礽,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康熙皇帝总共有35个儿子,去掉那些小时候就去世的,还剩下24个。要是这24个儿子都为抢皇位打起来,那场面可就乱套了。不过还好,真正有条件争一争的只有九个。最终,老四胤禛赢得了这场斗争,成了赢家。
康熙皇帝去世后,大清王朝那会儿可真是乱了一阵子。
雍正还没当上皇帝那会儿,就下了一道挺让人琢磨不透的命令。康熙帝咽气的那天晚上,大伙都还在为康熙帝的离世伤心呢,雍正却偷偷派人处理了跟了康熙帝六十年的老太监赵昌。
这个决定真是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赵昌作为康熙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对康熙那叫一个忠心耿耿。那雍正为啥还要这么做呢?
康熙帝驾崩,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他一走,整个皇宫就像被搅动的水,再也不得安宁。他给清朝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空缺。
这时候,康熙的那些儿子们,特别是那些心里头憋着想当皇帝的家伙,都开始蠢蠢欲动了。其中,四皇子胤禛,就是那后来的雍正皇帝,在这节骨眼上,他干了一件大伙都没想到的事儿。他把跟了康熙六十年的老心腹太监赵昌给抓起来拷问,然后二话不说就给处置了。
大伙都明白,赵昌因为是康熙身边的红人,就算他欠了钱,也不会丢掉性命。可为啥雍正偏要把他给处决了呢?说起来,这事儿跟“九子争皇位”的事儿脱不了干系。
赵昌突然被抓去处斩,让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愁云之中。雍正这么做既显得无情,又显得老谋深算,就好像在暗地里告诉大家,他已经抓到了什么重要的把柄。
朝廷里的大臣们各有各的说法,有的人讲赵昌的死是他自个儿决定的,也有人琢磨这背后说不定藏着啥大秘密。不少人还琢磨,赵昌的死跟康熙选继承人的事儿,说不定有啥说不清的瓜葛。
赵昌摊上了三桩大事儿。头一桩,他背地里往皇子身边安插眼线,盯着人家的一举一动。第二桩,他给那被废太子的儿子鼓捣了个打火石。第三桩,他欠了国库足足五千两银子没还。
这三个指控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你要是深挖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根本站不住脚。先说第一个,说赵昌刺探皇子隐私,这怎么可能呢?赵昌不过是个太监,他哪来的胆子干这种事啊。
第二个做法是给那被废太子的儿子送礼,但这其实也是在帮康熙一把,关心他最爱的孙子,这样做至少能保住性命。说到底,五千两银子对国库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况且借钱还能还,不至于落到那么惨的地步。
说起这事儿,雍正的心思那真是深沉。他审了赵昌,还把他给处决了,这一手可不简单。一来是给那些跟他抢皇位的兄弟们提个醒,让他们知道厉害;二来呢,也是把身边那些可能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人给清理干净了。
可能赵昌的死并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胤禛为了抢王位,早就盘算好的一招。在这场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胤禛明显比其他兄弟快了一步。
赵昌走了,这事儿把皇权斗争的狠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胤禛在争皇位时的狡猾和无情给暴露了出来。直到现在,大家伙儿对雍正怎么当上皇帝、赵昌到底犯了啥大事儿,还有他咋死的,还是一头雾水,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他的去世,无疑宣告了一个新皇帝的登基,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这事儿告诉我们,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忠诚和正义都不是永恒的,真正起作用的只有利益。
君不见赵高李斯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