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运动员赛场三部曲:赛前刮毛挑战,赛时忍痛极限,赛后泳衣尴尬

张福祥 2024-08-08 19:49:21

女性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身体素质。

事实上,她们都是强忍着各种生理上的不适,勉励抑或是强迫自己呈现出精神抖擞的状态。

而水上运动项目尤其具有挑战性,她们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除此之外,在比赛中,运动员们也时常遭遇各种意外状况。

比如,泳衣开裂、突发性腹泻等等。

这令人感到悲伤同时也有些无助。

赛前剃毛

观看过水上项目的观众肯定有所留意,每位运动员的身上都没有多余的毛发,非常整洁。

就像屡创辉煌的徐嘉余。

对医学生而言,这样健壮的体魄和白皙的皮肤,无疑是绝佳的人体解剖标本。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身上竟然没有一根汗毛。

事实上,在运动员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即使是那些喜爱胸毛和胡子的外国选手,他们的身体也是一样被擦得干干净净的。

“水中飞鱼”菲尔普斯也是这样。

他们并非为了镜头前的美观而去这么做。

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在水中的阻力。

根据1989年10月的研究论文《蛙泳运动中体毛去除的生理影响》显示。

剃掉胡子单一方面,就可以使他们的游泳速度提升0.1秒。

而在泳衣外露的所有体毛剃掉之后,游泳速度能够提升2%。

千万不要低估这2%,要知道,赛场上的每一秒、每一毫秒,甚至是微秒都可能决定他们的世界排名。

此外,这还关系到背后国家的荣誉。

因此,对于游泳选手来说,这种方式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然而,在日本,教练却禁止选手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体毛,规定只允许他们在比赛前一天进行相关处理。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比平时表现出更好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训练队员,教练平时还会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因此,对于日本选手而言,在游泳比赛前剃去全身的毛发,象征着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

许多国外选手和日本选手一样,也是在赛前才清理体毛。

为了感受自己身体逐步加速的美妙成就感。

根据美国选手凯文·科德斯所言,他平时会蓄满全身的毛发,然后在大赛前逐日去除一部分。

这样可以使他每天都能体验到身体变轻、游泳速度变快的愉悦感。

在他将身上残留的体毛全部剃除之前,这个步骤通常会在比赛前一晚才进行。

然而,每次剃去毛发,对他们而言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甚至需要朋友们的帮助才能彻底清除干净。

然而,剃须后,他们的身体将对水温的变化更为敏锐。

并且,他们也将能够更好地感受浸没在水中的顺滑体验。

对选手们来说,刮体毛不仅标志着进入了比赛阶段,也成为了他们冲刺前的预警信号。

生理不适

对于女性游泳运动员而言,她们在水中会时常受到生理期的困扰。

尽管女性都是由水构成的,但相较于男性,她们的身体素质还是要差一些。

特别是当她们月经来潮时,疼痛会更加明显。

在特殊时期,许多女性可能会出现腰痛、腹痛等症状。

这一点,女游泳选手也不例外。

张雨霏在2024年8月2日的游泳赛场上亲身经历了那种难以忍受的生理期带来的痛苦。

就在比赛前一晚,她刚刚经历了一场高烧。

然而,谁能想到,比赛当天竟恰逢她的生理期。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右半边身体始终麻木着。

在比赛中,她暗自下定决心,“即使选择‘死’,也要‘死’在泳池里”。

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她终于赢得了奥运铜牌。

同样,在2016年的混合泳接力赛中,傅园慧也深受生理期的困扰。

她在赛后采访中难以掩饰痛苦的神情。

由于疼痛难忍,她无法直起腰来,甚至连面部也憋得通红。

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她觉得自己是导致队友们失望的主要原因。

在摄像机前,她流着泪向队友们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很难想象,那位曾经的“洪荒少女”竟也会有如此“弱不禁风”的表现。

可以想象,生理期带来的痛苦到底有多么巨大。

也许有些网友会产生疑问,既然这么痛苦,为何不服用止痛药来缓解一下呢?

要知道,运动员在比赛前后将会接受多次的兴奋剂检测。

止痛药中含有可能被检测出来的兴奋剂成分。

因此,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绝对不能服用止痛药。

然而,为了避开特殊时期,许多选手会选择其他药物来进行控制。

然而,长期服用药物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大多数人不得不坚持硬扛下去。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

例如,游泳选手赵菁就是一个特殊情况。

在2013年的世锦赛上,她成功地克服了生理期的影响,夺得了仰泳冠军。

然而,她在全力冲刺后夺得金牌,但却因身体虚弱而站立不稳。

最终,她还是被教练抱到了休息室。

然而,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在生理期夺冠。

早在2011年,她就在100米仰泳比赛中,于生理期期间,再次夺得了冠军。

多年来征战的她,早已习惯并适应了生理期带来的各种困扰。

2013年的世锦赛,人们并不知晓,但却存在着一种名为压力性失禁的情况。

在比赛的巨大压力下,运动员的精神状态一直紧绷。

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生理方面也会出现各种“失禁”。

在2012年的奥运会现场,一位举重运动员在面部扭曲的情况下,终于将杠铃放在了肩膀上。

然而,随后,她的身下突然喷出了一片不明液体。

尽管有些令人尴尬,但这确实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

当人体承受巨大压力时,膀胱会受到挤压。

因此,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现象。

这种现象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05年的墨尔本世锦赛上,一位女选手在进行后空翻时,不幸在空中排出了一串液体。

后来,她被誉为“黄金女郎”。

并且,这张照片还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

相比“小便失禁”,在比赛过程中发生腹泻会更加令人尴尬。

一位国外选手在一场比赛中的马拉松项目中,突遇腹泻。

然而,当时正好处于比赛的关键时刻,所以他选择在现场直接排泄。

最终,他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泳衣不适

除了生理上的不适之外,女性选手们身着的泳衣也是一项“束缚”。

观众起初对她们的泳衣材质并没有特别关注,直到傅园慧被自己的泳衣弹到后,才发现她们的泳衣出奇的紧身。

傅园慧曾提到,她们每次穿泳衣的过程都要花费二十分钟。

因为泳衣的弹性不足,大小太小,就好像成年人试图硬塞进小孩的衣服一样。

因此,许多女游泳运动员在穿上泳衣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做了胸部整形手术。

然而,正因为这样,选手们在水中的阻力才会减小。

实际上,这个道理类似于剃去体毛以减少阻力的方式。

一些对外界好奇的外国网友曾经亲自尝试了专业泳衣的紧绷程度。

没想到,他们竟然被疼得表情发生了扭曲。

她花了35分钟才穿上,这还是在剪开一道口子帮助下才穿上的。

她的身材在穿上后变得犹如一个十二岁孩子的般,然而呼吸和行动却变得极为困难。

每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必须忍受着多么极端的身体“折磨”,真是难以想象。

然而,那件看似紧绷的泳衣,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一件服装。

因此,它也可能发生破裂。

在2016年的奥运会选拔赛中,选手史靖琳就经历了泳衣断裂的事件。

庆幸的是,她成功地完成了比赛。

也可以认为是平安无事。

然而,意大利选手并没有那么幸运。

她的泳衣在参加地中海运动会比赛时突然破裂。

并且,这个裂口的位置相当尴尬。

最终,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了比赛。

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曾经研发出一种快速游泳衣,以应对由公司带来的各种不便。

这就是著名的“鲨鱼皮泳衣”。

这种泳衣不但能提升3%-4%的游泳速度,还能增强浮力,降低阻力。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的一位选手身着这件泳衣,成功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并赢得了三块金牌和两块银牌。

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之所以能够赢得八枚金牌,与他身上穿的鲨鱼皮泳衣密不可分。

随着这种泳衣的迅速流行,许多运动员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这已经不再是体育的竞争,而是科技的竞争。

那么,运动精神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在2010年,经过15个国家的游泳队教练联名上书后,国际泳联做出了禁止鲨鱼皮泳衣参加比赛的决定。

结语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不仅要面对外部施加的精神压力,还需要持续关注自身的生理状态。

显而易见,一枚奖牌的价值有多深沉。

因此,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不应该对选手们施加任何与冠军头衔有关的压力。

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这才是观众能给予他们的最大支持。

0 阅读:14

张福祥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