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不收手续费,但偏要用收费的电子支付,这是为什么?

刘远举 2021-03-04 09:59:35

作者介绍:刘远举

FT中文网、腾讯大家、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澎湃等媒体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作品见于中外媒体,以深度的分析、冷静的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发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全文共1818字,阅读大约3分钟

NEWS-近日新闻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代表建议,规范微信支付不合理收费行为,大幅度降低微信支付手续费。

他认为,微信支付利用优势的市场地位,向大部分行业的商户收取千分之六的手续费,向用户收取千分之一的提现手续费,违反诚信和公平原则,也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规律,损害了广大经营者和微信支付服务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现在,电子支付手段深入人心,购物、用餐、用车、买票等多个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所取代。所以,这个观点,立刻引发了热议。

不过,这个建议似乎并没有取到一边倒的赞同。

01

从技术性的角度,现在微信的费率,一般类商户贷记卡为0.6%费率,借记卡一般是0.5%,20元封顶。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些针对性优惠,费率打7.8折执行,一般针对超市、大型仓储式卖场、水电煤气缴费、加油、交通运输售票商户刷卡等等。另外,对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教育、社会福利、养老、慈善等机构实行全面费。

客观的说,这比例不算高,低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费率水平,甚至只有10分之一。比如Paypal在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境外地区商户收费标准,线上业务是2.9%,线下到店2.7%,除了按交易量计费外还加收一定的固定费用。至于消费者的提现,则是因为微信支付用户绑定的是银行卡,银行会向微信收费,费率为0.1%。

02

实际上,电子支付,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并非完全自主定价,相关收费价格需要依法报备,向社会公示后,在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和指导下,才能执行。

通常来说,政府部门干预价格,必须是企业不正当的利用了市场优势,而实际上,微信支付的市场占有率才40%,老百姓都知道,除了微信,还有支付宝。但真正有趣的是,支付市场上,最强大的,不是这两家。

这就涉及到对市场范围的认定。可口可乐的市场该怎么定义?水;饮料;碳酸饮料;含咖啡因碳酸饮料,不同的定义方式,对于可口可乐的市场优势程度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比如滴滴,是与公交地铁并列的出行市场,还是与扬招并列的出租车市场;还是最狭义的定义在网约车市场?得到的对滴滴的市场优势程度结论也不一样。我个人觉得,与扬招并列似乎是合理的,前者太大,后者太小。

同理,支付市场的范围认定,不应该局限在第三方电子支付。支付市场,不但有支付宝、微信,其他第三方支付的价格竞争,还有一种完全免费的竞品:人民币。

03

当下,现金竞争力不断在下降。现在很多人习惯不带现金了,甚至有些店主会拒绝,引发央行持续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

店主情愿付费使用电子支付,而放弃一种完全免费的支付方式——现金,是因为店主觉得,电子支付有诸多好处:不用找零,管理方便,不用怕收到假币,不怕掉了,也不怕被偷被抢——早年,出租车司机身上的现金使得出这是一个高危行业,而现在几乎没有危险了。这些优点给商家与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大于他们的付费,所以,他们愿意为这些好处付费。

电子支付的好处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研发,有服务器,有安全成本,有渠道商,有维修POS机的,还有保险赔付。这些成本加在一起,费率为0.6%,商家觉得,性价比可以接受,起码,在这个价格下,比免费的现金支付好。

“有免费的都不用”,可以视为对收费竞品的价格公平性的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背书。

04

实际上,支付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性价比不高,不用政府来管,自己也会衰落。支付市场还有信用卡的竞争。不过在很多网购、或者实体店中购物时,店主会拒绝你用信用卡,或者要求加收费用。信用卡带来的好处,小于它的价格(费率),店主不愿意承担。而对于电子支付,由于竞争激烈,价格不高,而好处更多,所以店主不拒绝电子支付。

所以,某种程度上看,这个建议缺乏对相关领域的专业性,而更重要的是,大代表可以建议对规则、立法的修改,但不建议直接对企业价格进行“建议”。特别是在有价格竞争,甚至免费竞品的市场上,这种建议就应该更加慎重。比如,人大代表不能建议海底捞降价,即便真要干预海底捞的价格,也应遵循程序,先建议相关立法,或者规则,而不能直接建议海底捞降价。

提倡降价总会得到老百姓的赞同,毕竟,喜欢降价是人的天性,但老百姓不会进行专业的思考,不会去想:立法者该如何建议,立法者的范围是什么?作为法律人士,对这个立法的程序性、范围本应该比一般代表更为了解,但遗憾的是,却某种程度上放弃了专业思考。人大代表中,法律专业人士很稀缺,应该珍惜、尊重这个稀缺性。

全文阅读已完毕 感谢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0 阅读:103

刘远举

简介:专栏作家,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