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只要熊猫在外面有点什么事情,立马就有一群大殖子闻着味过来,各种阴阳,什么055大驱呢?战狼?

哪怕是放在别的国家也会有的问题。在这帮臭苍蝇、驴马蛋子眼里,只要熊猫有,那都是熊猫的劣根性。事情的起因是网上有一则报道,3月14日西非内陆国家尼日尔突然宣布驱逐三名中石油企业高管,并查封炼油厂账户。同一天,尼日尔旅游部又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这个事件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一年前,深陷债务危机的尼日尔军政府与中石油签署协议,获得4亿美元预付款贷款用于原油出口,年利率7%,约定一年后偿还。然而,一年后,军政府因无力偿还本息,转而采取赖账加掠夺策略,先是要求中石油追加贷款被拒,继而向合资炼油厂索拉斯加征1.3亿美元税款,更以本地员工薪资不公,采购不足为由,强行驱逐中资高管并接管资产。这导致中石油耗时22年累计投资46亿美元建成的阿加德姆油田2000公里输油管道及配套炼油体系被一锅端,直接经济损失超30亿美元。这个新闻首先是法新社报出来的,紧接着就是路透社,清一色的西方媒体,要知道西非、北非以前基本上都是法属殖民地,虽然法兰西殖民帝国早已解体,但是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高卢鸡也不甘心一步步被清除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所以这个报道一出来的时候,网上一大堆的营销号就开始出来带节奏了,1450,大殖子们也集体出动了。我们先不说这个事情是真是假,目前为止熊猫家的官媒没有一家出来报道这个事情的,就应该知道这个报道是别有用心了。了解熊猫性格的都知道,在外面占了便宜很少提,但要吃了亏,那就弄得天下皆知。尼日尔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石油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驱逐中企不仅加剧炼油能力不足,导致的汽油短缺还可能吓退其他外资。这个后果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需要熊猫的投资维持其经济运转,只不过想通过驱逐中资高管来测试各方的底线,从而为后续的利益交换创造空间,或者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事件发生以后,熊猫商务部迅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协商将原油协议调整为产品分成模式,保留60%的权益。中企联合会启动本土化提升计划,承诺三年内将管理层本地化比例提升至40%。也就是说,事情基本上会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巧合的是,法新社3月14日报道的新闻,真正的内网发酵的时间是最近两天,也就是从17号开始的。而在17日,熊猫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虽然白头鹰对外削减了超九成援助项目,但熊猫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资源投入的承诺不会变,与南北方发展伙伴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立场不会变。也就是说,熊猫会加大对外投资,特别是非洲地区。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基础建设和开采技术落后,急需外部的资金和支持。而这个时候爆出这个新闻,无非就是想打击熊猫企业的投资信心。所以我们看新闻不要以偏概全,让子弹先飞一会,相信国家会妥善处理这个事情,不会让自己吃亏的。还有这帮阴阳熊猫,怎么不派055大驱的人看好了,尼日尔军政权在2023年7月的政变后,已废除了与高卢鸡的军事合作协议,并驱逐了高卢鸡军队,又在2024年3月份公开驱逐了美军。高卢鸡和白头鹰的航母和驱逐舰这个时候在哪儿呢?如果你不服,那么白头鹰在拉丁美洲搞果品公司。拉美反美后,果品公司被国有化的还少吗?那可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卧榻之侧。难道白头鹰的航母和驱逐舰都进港维修了?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靠军队去解决的。带这种节奏的人不是坏就是蠢,而去附和这个节奏的人只是单纯的蠢!PS:之前的巴铁如此,中欧班列如此,大家还是要相信国家,不要误入节奏哦!
给你点赞,像你这样有良心的自媒体不多,uc上各种造谣的1450太多了,还有各种挑拨的,这种事情国家自有安排的,我们拭目以待就是了。
在这也有号
有见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