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素让张无忌报仇,为何他不听?儿时不懂,长大后才懂他的无奈

耳东品文史 2023-01-07 00:11:35

张无忌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爱他自然是因为他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主角,而金庸在这个角色身上将“主角光环”这四个字诠释到了极致,可以说《倚天屠龙记》就是如今某些“爽文”的雏形,张无忌修炼神功,继而扮猪吃老虎的桥段着实让人大呼过瘾,但这个角色身上也有让人厌恶的地方。

张无忌的处事风格就很难让人满意,他是个老好人,在他眼中,任何人都是极好的,所以他在感情方面总是犹豫不决,甚至就连对付自己的敌人时,他都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殷素素剧照)

而张无忌最让人不解的地方莫过于他没有替父母报仇,当年他目睹了双亲被正道群雄逼死,殷素素还让他为自己报仇,可他为何连母亲的话都不听?背后的原因让人无奈。

一、张翠山夫妇之死

尽管金庸笔下的大部分主角都有比较悲惨的身世,但像张无忌这么惨的,还真没几个,毕竟他可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死在了自己面前,那场面对于年幼的他来说,那打击别说有多大。

而且当时殷素素的一番话也显得格外悲惨,他们母子二人有这么一段对话:“无忌扑在母亲怀里,哭道:‘妈,他们为什么逼死爹爹?是谁逼死爹爹的?’殷素素道:‘这里许许多多人,一齐上山来,只因你爹爹不肯说出义父的所在,他们便逼死了你爹爹。’无忌一对眼睛从左至!右缓缓地横扫一遍,他年纪虽小,但每人眼光和他目光相触,心中都不由得一震。殷素素道:‘无忌,你答应妈一句话。’无忌道:‘妈,你说。’殷素素道:‘你别心急报仇,要慢慢地等着,只一个也别放过。’众人听了她这几句冷冰冰的言语,背上都不自禁地感到一阵寒意。”

(张翠山剧照)

殷素素这段话别说多狠辣,不过即便是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她还是保持着冷静,让张无忌不要轻举妄动,等时机成熟再报仇,言下之意,仇是必须要报的。

其实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无论殷素素说不说这段话,父母之仇也应该是不共戴天的,张无忌本就应该向正道群雄复仇,何况母亲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就更没有理由逃避了,可他为何始终没有走出那一步?反而在光明顶一战有机会报仇时,还主动放过了六大派的一众高手?

二、张无忌的为人

张无忌的为人从他对自己身边那几个女子的态度就能看出来,殷素素曾说过,越漂亮的女人就越危险,不能信,但很明显,张大教主是一句也没听进去,他这辈子没少因为女人吃亏。

(张无忌、赵敏剧照)

而直至书末,他仍在几个女子之间徘徊,表面来看,他已经选定了赵敏当自己的妻子,但其实他内心始终未定。

这一点金庸在后记中就交代过:“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是这样,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这样的性格自然会影响他“复仇”的脚步,而且关于此事,金庸还从“书外”的角度来解析过,比如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关于张翠山之死,还不仅仅是张无忌显得轻描淡写,就连张三丰表露出的态度也是不合理的,而他的解释是:“张三丰和张翠山之间、谢逊和张无忌之间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谢逊剧照)

但正如笔者强调的,这是从“书外”的角度来分析,回归武侠故事,父母之仇往往还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怎能不报?若从“书里”的逻辑来分析,这事是否有更合理的解释?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在于两个字,道义。

三、张松溪一语解惑

武当七侠并不算是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但他们却做到了威名远扬,凭什么?在笔者看来,张松溪的一番话就可以解释这一点。

当群雄逼迫冲上武当山要逼迫张翠山说出谢逊的下落时,张松溪的一番话是让人热血沸腾,他是这么说的:“张松溪冷笑道:‘他们可把武当门人瞧得忒也小了。纵使他们倚多为胜,难道武当门下弟子竟会出卖朋友?五弟,那谢逊便算十恶不赦的奸徒,既是你的义兄,决不能从你口中吐露他的行踪。’”

按照常理来说,武当派和明教中的邪魔歪道是势不两立的,可此时张松溪却可以为了自己的兄弟而选择力保谢逊,不惜与正道其他高手为敌,这就是“道义”。

你能说武当派包庇张翠山的行为错了吗?从表面来看,他们的确是不应该为谢逊保密,但此时若是张翠山选择出卖自己的义兄,那他和所谓的邪魔歪道又有什么区别?

(武当派剧照)

那么正道群雄逼迫张翠山夫妇,他们又错了吗?他们身为正道人士,自然觉得张翠山若是正派的话,就应该将谢逊的行踪说出来,这才符合一个正派人士该有的样子,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张翠山的包庇之举,才会咄咄逼人,其实他们也没错。

张无忌是个明事理的人,他自然能够想清楚这一层关系,在这件事中,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而酿成了惨剧。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张无忌又如何会以血债血偿的方式去处理这段关系?只能说在这件事上,他并非优柔寡断,而是无可奈何。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3-01-08 04:29

    要是张无忌一练成武功就出来报仇性格,明教就灭亡了,也不可能团结各大门派。金庸赋予张无忌仁慈性格就是为了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