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0年劳动力多得是,农业机械化根本不算个事儿!

淳晨说 2024-12-22 16:02:47

有人说包产到户耽误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是不是事实,后面再说。本文重点谈谈农业机械化普及的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不是需要机械化。

农民都知道,农业机械化不会提高粮食产量,只会提高生产效率,也能让农民不那么累。

在农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不会增加农民收益,反而会增加生产成本,因为农业机械使用是有消耗和成本的。

这也就出现了当年一些地区农民不愿意公社拖拉机站来帮忙,因为要分摊使用成本,还得花钱招待拖拉机手,好吃好喝。

衡量农业劳动效率有一个衡量指标,叫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1952~1957年是正增长,为1.66%,而1957~1978年是负增长,为-0.19%。

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亩地投入的农民劳动力数量增加速度,赶不上农业产出速度,拉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我们以一个村的统计数据来分析,1962年到1977年,耕地总面积略有减少,但是每个劳动力耕地面积下降了五分之一,因为农民劳动力增加了400人。地还是那么多地,劳动力投工数增加了一倍,每工粮从1962年的1.2下降到1977年的0.77,大幅下降。

在水利化肥等其它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每个农民的生产效率反而下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人口增加,没有其他分流渠道,还得在同样面积的耕地上忙乎,而且一年到头忙乎,没什么假期,但是农业生产效率还下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机械化节省下来的农民劳动力,并没有太多的其它产出来源,农民更关心的是多点粮食和收入,而不是心疼体力,农民不怕吃苦。

这个统计数据也说明,当时农村劳动力过剩,还得接受千万知青下乡,其实是农民用本就短缺的粮食,养活了下乡知青。

有人说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大办工业,村村点火。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农村社办企业吸纳的农民劳动力也有限,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职工只有2827万人,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的9%。另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人民公社解散后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农民剩余劳动力还有40%到50%,将近一半农民,属于可以不用种地但是不得不种地的情况。

人民公社时期推广农业机械化,并不是完全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考虑的,还要解决工业品卖给谁的问题,没有工业和农业交换,工业更难。

再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包产到户耽误了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有人说当时机械弃用,甚至出现拆了卖零件的极端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还得看主流,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看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化统计

人民公社解散后,大中型农业机械出现了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情况,但是适应包产到户的小型机械增长迅速,1981年到1985年五年时间增加的小型拖拉机,增加量相当于1980以前的存量总和,这也拉动了农业机械总动力一直在增长。

农业机械化增长离不开购买力,2004年国家大量投入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进入高速增长期。农民愿意使用农业机械,一是使用的起,二是剩余劳动力有其他分流渠道,忙完农业,可以干别的增加收入,或者进城打工。

脱离了购买力和剩余劳动力的分流渠道,只强调农业机械化普及,只能是无米之炊,没有财力支持,这也是有和普及的区别,有的人拿当年的17%的综合机械化来证明已经机械化了,这是不客观的。有了机械化,和普及机械化,中间差距巨大,没钱肯定不行。

另外在八十年代初农村还有近一半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也不是最关键的,分流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来源,才是农民最关心的,因为我们农民勤劳的优良品质,不怕累,就怕累了没收益。

农业机械化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系统,没有哪个国家工业化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单独普及了农业机械化的,因为还有机械设备工业产量,工业化劳动力分流,农民购买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评估等多种因素影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