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尚未染绿太子河岸,本溪的农机军团已率先打破原野的沉寂。7000台拖拉机在检修车间睁开“电子眼”,200台播种机在库房里伸展“钢铁臂膀”,300台插秧机列队待发……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在2月6日全面启动2025年农机春耕备耕工作,吹响了春耕生产的号角。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吉膳家农业公司,技术专家王世国的棉衣袖口沾满油渍,他正给一台东方红智能拖拉机安装北斗导航终端:“这家伙可是会自己认路的‘田把式’,不仅能自动规划最优作业路径,还能实时上传耕作数据,装上‘天眼’后,千米田垄的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不远处,90后农机手小张举着手机观看直播教学:“这是变量施肥系统,它能根据土壤墒情自动调节用量,每亩地能省30%化肥。”
科技种田的热浪在线上线下同步奔涌。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举办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让100多名学员直呼过瘾: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的深松与表土作业技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秸秆残茬覆盖技术成为了学员们的提问焦点。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地表不平会严重影响播种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很有必要。”
后勤保障战线同样演绎着现代农耕的智慧。全市目前已发放16个跨区作业证,卫星定位系统将他们编织成流动的农机服务网;中石化、中石油的“春耕加油快车”,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享受相关服务,各县区还与当地农机经销店和维修网点沟通联系,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备货工作,保障农机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平顶山,本溪已奏响春耕序曲,这场属于现代农业的“春耕觉醒”正化作生动现实,为黑土地注入全新的生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