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成功开展非遗螺钿胸针制作活动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4-12-10 17:4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批又一批极具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文物遗迹不断涌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诸多可喜成就。由此表明,以考古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12月5日,城科图书馆开展了《“螺钿岁月 流光溢彩”——非遗螺钿胸针制作》艺术沙龙活动。沙龙以“螺钿工艺”为主题,以“螺钿胸针制作”为内容,为在场学生讲述了螺钿的含义、特征、发展历程、制作工艺,旨在从非遗工艺这一视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螺钿,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螺钿是指用螺壳(蚌壳)、海贝等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并镶嵌在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工艺。这项工艺始于商周,成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最早可见于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镶嵌蚌泡漆器,但此时螺钿镶嵌种类单一、纹饰组合机械、制作粗糙。到了唐代,伴随唐朝国力强盛和中外交流频繁,除蚌壳和贝壳外,还引进了绿松石、玛瑙、玳瑁等材料,螺钿镶嵌种类丰富、纹饰图案多样、制作精美细致。这一现象在螺钿铜镜上最为突出。此时,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受唐朝文化辐射影响,不断吸收唐代螺钿工艺风格,从而发展出了独具自身特色的螺钿工艺品。至宋元,螺钿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薄螺钿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的螺钿剥片技术日益成熟,螺钿制作更加精细。明清时期是螺钿工艺的鼎盛时期,螺钿漆质家具深受皇室喜爱,但装饰风格变得较为死板、沉稳。至清末,社会动荡不安,工匠和商人流失,螺钿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此衰落。

同学们在认真倾听老师讲解介绍后,又集体观看了一段有关螺钿制作工艺流程的视频,即螺钿制作包含清洗螺壳、取材剥片、设计图案、拉花锯形、拼接图案、镶嵌粘贴、打磨抛光、封油润饰等工序。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螺钿工艺的深刻认识,黄老师便以胸针制作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一起将螺钿装饰工艺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当中来。“首先,我们轻轻将‘螺钿碎片’进行碾碎,这一步是模拟‘取材剥片’。再用镊子夹取‘螺钿碎片’,将其均匀地铺在涂过底胶的地方,这一步是模拟‘拼接图案’和‘镶嵌粘贴’。在镶嵌‘螺钿碎片’的同时,将胸针形状和碎片颜色结合起来,注意色彩搭配。待底胶阴干后,可在表面再一次涂油封层,以保证光泽度,这一步是模拟‘封油润饰’。最后,将胸针放置阴干,便完成最终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从碾碎、夹取“螺钿碎片”,将其精心铺排在涂有底胶的基底上,到细心地在表面涂上一层油封层。同学们模拟着“拼接图案”、“镶嵌粘贴”与“封油润饰”的细腻过程,力求让胸针既美观又富有创意。最后,再将胸针放置于通风处阴干,一枚枚独具匠心的螺钿胸针便宣告完成,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

本次沙龙是图书馆文物考古系列美育活动——《致远讲堂》的内容之一。《致远讲堂》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导向,以考古为主题,围绕古代文物,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同时,注重打破“你听我讲”的传统讲课方式,将“老师讲解鉴赏”和“学生艺术创作”两个环节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图书馆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助力学校提升教研教学水平,不断为学校发展和建设添砖加瓦。(传媒中心 燕治珍/编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