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在浩瀚的宇宙深处执行着高精度、广覆盖、强抗扰的航天任务,EMC测试是守护这份精准与稳定的“铜墙铁壁”。卫星为汽车提供精准导航、通信服务及安全保障,而汽车则作为卫星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也推动着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汽车EMC测试是保障司乘安全、提升驾驶体验的“重要基石”。卫星与汽车,一飞冲天,一驰千里,EMC测试为它们插上了守护安全的双翼。
在新一轮全球汽车供应链变革中,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让汽车产业的边界越来越宽,与卫星的高度集成化发展一样,汽车也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集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于一体的“信息终端”。同时,在 ADAS、NOA、自动驾驶、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先进汽车技术的日益普及的推动下,全球汽车 EMC 测试市场正在飞速增长,汽车电子行业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汽车EMC测试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汽车安全性的保障,更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
我们如果把EMC测试比作一场“考试”,那么测试标准就相当于考试的“评分办法”,不同内容、级别的考试,对应的评分标准也不一样,汽车EMC测试标准分为整车级、零部件级和IC芯片级。如按标准的起草单位来划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或地区标准、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CISPR(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委员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等;
【国家或地区标准】如 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GB(中国国家标准)等;
【企业标准】各车厂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通常会比一般的行业标准更为严苛;
几乎所有整车厂商都制定了远高于国际标准要求的企业EMC规范,根据其市场定位等实际情况,对零部件及整车的电磁辐射骚扰、辐射抗干扰、传导骚扰、传导瞬态骚扰等技术指标作了详细规定,并对相关电子电器零部件提出了强制性的EMC测试评价要求。
整车EMC测试的主要测试项包含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EMI传导发射测试、瞬态发射传导测试、传导抗扰度测试、整车大电流测试、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等。涉及设备包含发射和接收天线、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功率计和电磁兼容接收机等。
例如,对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充电系统(RESS)而言,至少需要如下测试:
对汽车电子辐射抗扰度测试(RI)而言,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等车载电子设备(包括电动汽车DC-DC模块、车载充电机等)进行辐射抗扰度测试。
汽车电子辐射抗扰度测试是汽车电子最常见的 EMS 测试方法,是将被测器件暴露于由天线产生的辐射电磁场中进行试验。测试电平的大小一般由被测器件的性能决定,目前最大场强达 200V/m,特殊频段达到600V/m(雷达波)。
对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RI)而言,RI试验是汽车 EMC 的一个重要测试项目,依据国际标准 ISO 11451-2 。
E/emark 认证要求整车必须进行电磁发射抗扰度20MHz-2GHz的测量。国外的整车厂商普遍具备此测试方案, 频率范围0.01MHz~18GHz 100V/m或者200V/m,国内也在逐步升温,特别是符合车辆E/emark认证的车外源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
对汽车电子辐射发射测试(RE)而言,测量应使用具有50Ω 输出阻抗的线性极化电场天线(如果天线阻抗不是50Ω,应选用合适的天线匹配单元)。30MHz以下的测量仅采用垂直极化方式。30MHz以上的测量应采用垂直和水平两种极化方式。
汽车EMC测试涵盖了辐射传导、静电放电、震动冲击等多个环节的测试项,这些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测试标准能够确保汽车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在实际测试与应用场景中,任何微小的电磁信号干扰都可能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汽车系统整体安全。全面而深入的EMC测试不仅是对汽车品质的严格把关,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微波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等仪器仪表设备和测试系统在EMC测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精确模拟复杂的电磁环境、有效评估汽车系统的电磁敏感度、辅助工程师快速定位并解决潜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等。
通过全面、细致、严谨、高效的EMC测试,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的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为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欢迎大家留言、私信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