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玉将军简历,1984年得到余秋里将军赏识,1994年晋升上将

绿海看历史 2025-02-07 02:52:2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在残酷的斗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无数先烈为革命胜利付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余秋里将军在战争年代就是一位众所周知的“独臂将军”,他虽然失去了一支臂膀,但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将军又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1984年他前往67军视察工作时看中了一位干部的工作能力,这位干部后来晋升为上将,他就是周克玉将军。

1984年,余秋里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党委书记,当时正值百万大裁军,他一边保证裁军工作顺利实施,一边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为此他做出很多颇有成效的决策。与此同时,他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情况,以其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与将士们探讨新问题,他力争实现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这一年余秋里将军在视察67军时,在军区召开了基层政治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67军政委的发言生动而又精彩,他用鲜活的实例、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当前基层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比如人员集中困难、政工干部队伍缺乏专业性,等等,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意见得到了余秋里的高度欣赏,这位政委就是周克玉将军。

周克玉1929年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贫困农家之中,家中有兄弟姐妹六人,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好在周克玉的祖父略懂诗书,他在祖父的启蒙下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他上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抗战爆发后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务农。周克玉年少时的经历虽然艰难,却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自学能力,他在家自学期间逐渐领悟出革命道理,1941年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抗战胜利时更加坚定周克玉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心,1945年他加入共产党,这一年他才16岁,正式开启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生涯。1947年,周克玉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中的一员,他在部队中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迅速成长为一名能力出众的政工干部,1949年初他得到24军政委廖海光的赏识,被提拔为政治部干事。

新中国成立后,周克玉在华东、华南地区担负起招募知青加入解放军的新使命,他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宣讲,他招募了大量青年才俊加入军队,在推动军队向知识化、技术化转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军事人才,他引入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战术理论,以此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灵活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955年,周克玉被授予大尉军衔,不久他被任命24军军干部处主任,面对这份繁琐的工作,他凭借出色的记忆力熟练掌握全军营级以上干部的详细资料,对于一些有潜力的连级干部也做到心中有数,正是这份事无巨细的组织能力让他成为军中的“活档案”,同时也为他奠定了坚实的晋升基础。时间到了1984年时,他已是67军的政委,当余秋里将军到军队视察工作时,他作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汇报而得到余秋里将军的赏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余秋里在67军进行专题调研,并要求周克玉全程随行参加,在此期间余秋里进一步了解了周克玉的工作经历和个人素质,其结果令余秋里非常满意,之后周克玉升任为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周克玉在新的领导岗位上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敏锐性,他参与“百万裁军”工作时展现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得到上级的一致认可。

1988年周克玉被授予中将军衔,两年后他升任为总后勤部政委,61岁的他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以出色的领导能力提升了军队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994年,65岁的周克玉将军晋升上将,他晋升速度如此之快,可见他为军事后勤和装备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后来的军事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克玉将军是出杰出的政工干部,他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成就,源自于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学习,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信念,让他走出了辉煌的一生。2014年周克玉将军病逝,享年86岁,他的革命精神、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0 阅读:180